滑菇无公害块式栽培技术(下)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发菌中期管理:指菌丝体在料块表面长满至布满整个菌块(盘)的时期。此时进入4月份,外界自然气温在8℃以上,应将菌块及时移到培养架上单独摆放,注意菇棚内空气新鲜。棚温控制在15℃左右。
  (4)发菌后期管理:指菌丝体布满整个菌块(盘),表面形成橘黄色蜡质层。此时期主要是使菌丝充分生长,吸收和积累营养。棚温控制在18~23℃,加强菇棚通风,打开塑料薄膜及时控出膜内积水。
  (5)菌块的越夏管理:此期以降温为主,伏天昼夜通风,菇棚要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地面可以喷洒凉水降温,撒石灰防霉菌感染。菇棚温度不能超过28℃。
  (6)开盘划菌:白露节气以后,滑菇进入开盘期。开盘时,揭开包块(盘)的塑料薄膜,用酒精消毒后的水果刀沿菌块的纵向每隔3厘米划开蜡质层,每个菌块划6~7道,深度1.0~1.5厘米,菌块表面未形成蜡质层的可暂时不划。划面以后将塑料薄膜重新盖上,待3~5天后划痕长出新的菌丝,方可进行催蕾期喷水管理。
  (7)催蕾期管理:喷水初期4~6天为轻水阶段,可向菌块(盘)表面喷少量雾状水,保持菌块表面湿润不积水,每天喷3~4次。提高菇棚环境湿度,每天向棚内喷水两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从第6天开始进入重水阶段,增加菌块表面喷水量。
  (8)原基分化期管理:当菌块含水量适宜,环境湿度和温度均适宜时,菌块料面菌丝体上出现白色或者米黄色小颗粒,滑菇即进入原基分化期。此阶段应以保持环境湿度为主,菌块保持湿润,严禁向分化的原基上喷水。每天向地面、墙壁上喷水数次,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棚内温度控制在15~18℃。
  (9)幼菇期管理:当原基分化能明显见到小菌盖和菇柄时,就进入幼菇期管理阶段。当菌盖长至0.3~0.5厘米时逐渐向菇体及菌块表面喷雾状水,白天至少喷两次,凌晨加喷1次,避免浇大水。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温度10~15℃。中午通风换气2~3次。
  二、采收
  1.采收时间:滑菇从原基形成到成形期为8~10天,管理得当15天可完成一茬菇。采收应该在菌盖未开伞,菌膜未破裂前进行。当菇盖直径在2~3厘米,菇体呈半球形时适宜采收。
  2.采收方法: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采收方法是用左手的中指、食指按住菇根的菌块,右手捏住菇柄基部向上拔,这样可以减少培养基随菇根带走。成簇菇要一起采下,不宜采大留小,否则留下的菇体易腐烂或干缩。(全文结束)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灌水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王文祥 邮编:118200)
其他文献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打羽毛球,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做游戏,而我却对课外书情有独钟,书是我的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岁半时,我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汉字,这与阅读课外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时候的我,总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闻着妈妈的香味,边听着故事边看书……后来,就变成我拿着书念给妈妈听了。  周末,我常常到书店里看书,增长见识。记得有一回,听到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到书店看书,我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每当我唱起这首歌,都觉得特别幸福,因为我也有一个好妈妈。  妈妈是我生活上的大管家。为了把我养得壮壮的,妈妈经常给我做好吃的。鸡腿、牛排、“骨肉相连”……只要是我爱吃的,只要是有营养和对我的成长有帮助的,她都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来。天冷了,她总是唠唠叨叨地叫我添衣服;天热了,她总是在我的书包里放件衣服备用,生怕我出汗了没衣服换而感冒。为了让我有强壮的身体,老妈
小猕猴皮皮一动不动地盯着本子快5分钟了。  他的一反常态引起了笨笨熊和乖乖兔的注意。他们跑过来,好奇地往皮皮那本子上一看,更摸不着头脑了:本子上写着“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什么像什么,一种事物像另一种有某种相同特点的事物,这是比喻句呀,还有什么可探寻或挖掘(wā jué)的呢?  这时,皮皮说:“这样写景有点平常,很多人都会这样写,我们能不能用跟景物说话的形式来写景呢?”  笨笨熊觉得奇怪:“说话的
开学初,我带了一个新班级。刚接手,就有同事提醒:“这个班,难教呀,有几个捣蛋分子,软硬不吃,尽给班级添乱。”添什么乱呢?据说,不过是上课睡觉发出声音,随口提一些让人发笑的问题,引全班注目,当然,还有,每次考试都红灯高挂。  不是每个孩子都优秀,这一点我早就清楚。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引导得好,总会让他们醒悟。我满怀信心,只要付出爱,付出真心,付出努力,就一定会使他们有所改变。  小禹,离婚家庭
今天朗诵比赛,嘿,我得了第一!
期刊
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又开始忙着给小朋友们送礼物了。今年给大家送什么礼物呢?你瞧,他的大口袋里藏着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可是,只有通过口袋中的迷宫,才能拿到金钥匙。小朋友,试一试吧!  哪条更长  两个图中分别有一只猫和一只狗,如果用两根绳了分别沿着它们的外轮廓(也就是红色的线)田上一圈,哪条绳了更长些?  剪与拼  这五块硬纸板奇形怪状,可是,每块纸板剪一刀,变成两块之后,可以再拼成一块正方形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发现性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是生活体系而不是学科体系。因此,学习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交往中的学习。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引路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指导他
今天,丁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特别的课——剥花生。  丁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花生,然后一声令下,让我们剥。只见有的同学用牙齿咬,有的同学抬起胳膊肘砸,有的同学捏来捏去……丁老师举着一颗花生告诉大家剥花生也有窍门,同学们摸索着、试验着。就在这时,同学们的目光都落在柏燕的身上。只见柏燕捏着花生尖尖的头,用力向下一按,花生壳马上就露出一道裂缝来。她再用手指一掰,花生轻而易举就开了“口”。花生壳里面躺着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博大精深的汉字看似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实则潜藏着趣味盎然的生活体验与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指导为学生架起了连接生活体验中的“趣”与语言文字内的“情”之间的桥梁。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
大家好!我量 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花猫。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