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作为社会技术的投票方法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七八年中,国内技术哲学的研究似乎出现了某种“看涨”的势头,研究技术哲学的论文和著作都在多起来,这是令人高兴的。可是,却比较少见有人研究社会技术问题。很显然,研究社会技术问题的文章较少并不意味着社会技术问题不重要。如果我们放宽视野,也许我们可以和应该说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和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现代性问题再度成为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和学术界普遍探讨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现代性问题进行过比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值得重视的成果。但是,现代性研究中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理解现代性、如何在现代性进程中保持主体性或民族性等等,没有很好地解决。
考察社会生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认知为目的而进行的描述和分析,本文称之为科学认知的考察方式;一是以价值评价为目的而进行的规范建构和辩护,本文称之为规范理论的考察方式。它们代表着社会理论的两种不同进路,而一种蕴含丰富的社会理论往往需要在二者的交叉融贯中阐释问题。规范性的考察进路以规范性问题为核心,但规范性问题牵涉到对作为其条件的事实的考察,
确认理论是经验科学的基础理论,但由于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悖论,致使其本身的基础一直没有稳固下来,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科学本身的稳固性。
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描述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描述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导致不合法描述。人类认识史上的许多认识迷误都与不合法的描述有关,悖论就是描述违反规则的结果。因此在对描述的性质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描述规则,当具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描述的两个较为隐秘的性质,对描述的两类重要规则作一探讨。
用自由逻辑来处理限定摹状词,已形成多种自由摹状词理论。这些理论以自由逻辑为基础,是自由逻辑在摹状词领域的重要应用。但是,对自然语言中如“当今的法国国王是当今的法国国王,这是必然的”、“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是必然的”这样的既包含“空限定摹状词”又包含“必然”的语句,却很难用这些理论来刻画。本文提出一个自由模态的摹状词理论LFMDTK。(文中简记为LK),来处理和刻画限定摹状词在模态语境中出现的情形。在LK中,引入了模态算子“口”。
在反思上世纪初到如今的中国文化发展时,首先感到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才能正确领会和诠释中国先贤的经典并接受其启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随着西学东渐,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方式及其话语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话语,并成为主流。自此,中国传统经典就开始了用西方这种思维方式及其话语加以领会和诠释的过程,
《乔荼波陀颂》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一元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荼波陀。该书对印度的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的确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对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商羯罗的理论形成产生过影响。因此,对《乔荼波陀颂》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自戴维森在1967年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真理与意义》后,学界把他关于真理与意义的理论称为戴维森纲领(Davidson’s program)。戴维森纲领的卓越之处在于戴维森将塔斯基的约定-T(convention-T)做了适当修改,将真理理论相对于特定的语言及其使用者,使约定-T与意义联系起来,为自然语言的恰当的语义学提供了一个清楚的、可检验的标准。
意义问题是分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我们说话和写作要用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式:单词、短语、从句、完整的句子等等。我们通常假定这些语言表达式均具有意义。而且,正因为它们具有意义,我们才得以用它们做出表达、实现交流。也就是说,意义正是我们所表达、所交流的东西。由于这些意义是表达式本身所具有的,
纵观整个西方主流哲学的发展,逻辑推演因其在人类思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步由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工具嬗变为人类思想追求的目的和主宰,逻辑成了决定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据和尺度,进而成了人的本质。与逻辑本体化进程同步的是对逻辑本体化的抵制和反抗;在逻辑本体化所演绎出的追求确定性的绝对主义、独断主义盛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