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免疫生物治疗的策略和挑战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免疫生物治疗给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溶瘤病毒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样化的新兴免疫生物治疗技术也逐步向临床应用推进。肝细胞癌的免疫生物治疗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免疫特征,制定不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关注逆转T淋巴细胞耗竭、突破肝癌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提高免疫治疗的特异性、辅助以免疫佐剂以增强抗肝癌免疫应答、及时和准确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等关键性问题。总之,个体化、特异性、安全和高效,是肝细胞癌免疫生物治疗的必然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学成为最近几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DNA甲基化作为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部分,它对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与DNA甲
肝细胞肝癌(HCC)为源自于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化学毒物摄入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炎症。癌变肝细胞可表达和分泌多种相对特异性的标志物,如癌胚型的甲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新药撤市的主要原因。DILI虽然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可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结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已成为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CACR)治疗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
目的:本实验在急性缺氧条件下,实时动态地监测并比较清醒和麻醉状态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旨在研究急性缺氧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应用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