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浅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训练、轻心理辅导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要从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体育习惯做起。
  
  一、激发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是否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动力来自内部。老师可用各种方法从外部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让他们感受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相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有目的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发动机。如:在练习跳绳时,由于动作简单,多数同学都接受过,学生就没有新鲜感,如果能根据学生心理设置目标,如定时定数、变换花样等去组织教学,把目标转化为动机,学生就会大大提高兴趣,从而改进课堂效果。
  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不管是正面的肯定,还是对错误的纠正,都有利于学生坚持或修正目标,因此说他是行动中最有益的调节信号。发挥评价的积极调控功能,能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坚持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欲望,强化已有动机。
  
  二、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教师应通过组织和教学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学生努力参与并取得进步时,他就更渴望成功并更关心此项体育活动。这时我们要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使他产生体育兴趣,让他获得成功。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以适当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产生体育兴趣。教师还要用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师生感情。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
  
  三、养成锻炼习惯
  
  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它不需要外在的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它是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体育技能是表现体育习惯的方式,事实证明,体育技能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越浓,有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习惯容易形成。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技能指导。养成体育习惯必须付诸行动,练习就。是必要条件,为此我们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养成体育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主要因为缺乏外部和内部的强化,可以通过教师评价,集体评论、奖励或惩罚等手段,来促进习惯的形成。
其他文献
婆婆退休后,闲着无事,爱上打牌。每天早晚出入茶馆,比我们上班还积极。公公对打牌很反感,我们也说打牌不好,自己劝,找人劝,可婆婆就是听不进去,根本就是把我们的话当作耳旁风,虽然当面点头保证:“嗯,是要少打点。”可第二天依旧风雨无阻去打牌,任性到了极点。  那天,闲着无事,跟婆婆聊家常。婆婆兴奋地对我说:“我在牌场里,结识了一个胡姐,她告诉我一个秘密,说从没跟任何人说过。”见我兴致不错,她接着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