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及其当代特点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当代问题 ,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通过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当代社会生产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是当代社会最根本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的合理内核便是创新 ,它决定了当代社会是以创新作为灵魂的社会形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 ,我们可以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看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The model of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s a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a contemporary issue and a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the information ag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our productive forces, our countr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we must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with informationization and realize the historic task of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by leaps and bounds is the basic law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practical activ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logical core of this practical activity is innov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s a social form with innovation as its sou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can regard the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of productive forces as a contemporary for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 new contribution to Marxism made by Comrade Jiang Zemin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其他文献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道德领域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域。没有道德的介入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难以为继
对话的主题涉及辛格对马克思、全球伦理、道德责任、动物解放、伦理思维中的直觉层次与批判层次以及伦理的客观性问题.辛格哲学的特点不仅在于他始终不懈地将伦理的思维与减
本文通过对《清微道法枢纽》四部分内容的简析 ,梳理了宋代新出的道教符派清微派雷法思想的理论依据、行法具体方式 ,以及学法之人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阐明“以
韩非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法学大师,作为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依法治国”之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以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开端的新劳工史研究在近 2 0年内又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解构主义的新劳工史强调主体性与话语的作用。新劳工史研究强调分析劳工的主体性和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指导下提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善于从哲学上提出和解决问题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特色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在如何看待科技的生态功能问题上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各自论点中存在的误识和留给人们的启迪,论证了科技进步与合理解决环境污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 ,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 ,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 ,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
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 ,国家是干预和调节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生活的机构。它对道德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是通过国家干预表现出来的。这种干预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
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验方法探讨了家庭文化背景与儿童阅读发展的关系.回归模型表明家庭文化背景对一、四年级儿童的阅读成就都有显著影响.路径分析进一步表明:仅父母与孩子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