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大鹏古城文化,育长爱大鹏情怀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大鹏古城即大鹏所城,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是深圳市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设立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鹏所城原为预防海盗、倭寇侵扰而设,有600年抵御外辱的历史,涌现出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军侵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内存有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等,建筑保存完好。古城为中小学开展少先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党中央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四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我们设计了“悦读大鹏古城文化,育长爱大鹏情怀”少先队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引導队员走进古城,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古城,观看并了解古城古建筑文化风貌,探索学习古城历史文化,学习古城历代民族英雄的精神,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帮助队员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爱家乡走向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队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驱力,并通过模拟“小导游”活动,激励队员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辅导员邀请古城博物馆工作人员担任中队校外辅导员,辅助介绍古城各类知识;邀请队员家长参与活动课;辅导各小队以“小导游”的身份作现场汇报。
  队员自主组成4个小队,并确定小队的名称;分主题调查搜集关于古城的资料;模拟“小导游”汇报古城分主题资料内容。
  活动过程
  活动1:古城文化我来说
  辅导员带领队员来到大鹏古城的核心景点——抗英名将赖恩爵将军的振威将军第。“民族英雄小队”的队员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赖氏家族三代五将”的故事。队员们凝望着将军第中的雕塑,感受着古老府邸所散发出的凛然正气,不禁为民族英雄一腔肝胆忠心为国的精神感到敬佩。
  在观看古炮台时,“军事海防小队”的队员向大家讲解了明清代的军事海防情况。队员们看到炮台实物,近距离感受到落后的古代兵器,并深深感受到,只有富国强兵,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和侵略。
  穿梭在古城石板路小巷,“明清古建筑小队”根据课前调查收集整理的资料,结合眼前的实物,向大家讲述古城的建筑文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房屋、石街是明代清代的建筑,这些古建筑鳞次栉比、古香古色,窄街小巷都是由石板铺成的,有大厅大堂、小门小窗。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居民建筑17座,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最为壮观。将军第有150年的历史,拥有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等,牌匾众多,雕梁画栋,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一些反映明清时代生活的电影电视剧也在这里拍摄。”队员们被眼前古香古色的建筑所吸引,一边赞叹古建筑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构造科学,一边深深感叹古代的人们是多么有智慧。
  行走于古城,两侧的民间小吃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民俗文化小队”的队员趁此机会向大家讲解了古城民俗文化,大鹏当地的语言、民俗、地方特色饮食等,并邀请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为大家演唱大鹏山歌,队员们被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
  活动2:优秀文化我探求
  实地参观告一段落的时候,辅导员组织队员们围坐在古树下休息并交流:“古城游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什么?”
  队员们有的说:“当我看到赖恩爵将军带领士兵,不顾生死,在海面上跟英军侵略者打仗的时候,很感动。”有的说:“我看到古老的炮台静静地躺在那里,就想不知道当时多少人牺牲在英国的炮火中。”有的说:“我一抬头,就看见将军第梁柱上精美的雕刻,觉得太美了。”还有的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婆唱山歌。”
  接着,辅导员继续引导大家:“大鹏古城是一座宝藏,里面藏着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宝,这些珍宝历经几百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是什么原因?”
  在辅导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得出结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保留下来,是靠着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现在,就要靠我们青少年一代来继承与学习,要传承民族英雄爱国精神,要发扬光大海洋军事文化,还要传承宝贵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
  活动3:传承文化我践行
  经过一番讨论,中队长说:“我们要传承古城精神与古城文化,应该怎样做?”
  “民族英雄小队”准备组建一支“小导游”小队,在认真学习赖氏家族“三代五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向学校的同学以及游客讲解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号召更多的人了解英雄保家卫国的精神,让更多的人热爱脚下的这片热土,从爱家乡走向爱祖国。
  “军事海防小队”计划了解更多的海洋军事知识,并搜集目前世界上各国的海洋军事情况,举办一个海洋军事的图片展览,号召更多的队员关注海洋国防。
  “明清古建筑小队”打算开展一次“手绘古城”的绘画活动,将古城优美的建筑画下来,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古城的美。
  “民俗文化小队”想请当地阿婆教他们唱山歌,并计划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演出,也邀请其他小队喜好音乐的队员加入,组建合唱团,让大鹏山歌传承下去。
  活动反思
  少先队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该通过队员感兴趣的方式开展,这次少先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游学,让队员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出的环境下,近距离感受古城的魅力,并总结出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开展传统文化要从小处入手,抓住一个小主题,深入挖掘,本次活动课就以身边的大鹏古城为切入点,走进古城,感知古城,传承古城精神,包括历史人文精神,军事海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精神等,让队员从中感悟古城的珍贵所在,进而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专家点评:
  中华民族有着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广大少先队工作者需要利用少先队活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少先队活动的实施要注意与队员们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本活动能够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带领队员走出校园实地考察,切实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更可贵的是,在辅导员的引领下,队员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加入到传承古城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
其他文献
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不止一次听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反馈,高中的词汇容量大记不住,就算记了也不知道怎么运用,语法繁杂更不理解,阅读的过程基本也都是靠猜测,写作更无從下笔。正因为如此,他们慢慢地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我深深感受到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走好第一步,也就是学好“万变不离其宗”的简单句的重要性。为此,我力争做到突出针对性、运用赏识性、发挥主体性,让学生多写、多改、多互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词汇以
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高考招生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性,也要求高中生更早培养自身兴趣,确认人生规划,明确专业选择,杜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中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和个性特征,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以至于高考志愿盲目填报,个人发展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高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一新生生涯规划的现状
对于没有中考压力的地理课,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内驱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尤应注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初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学时师生的有效互动性,笔者认为地理课堂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从
儿童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儿童自然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造力,同时,通过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自然教育很关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9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根据党的十
农村初中美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常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修改,但是大部分学生只关心美术作品上的分数,对教师的精心评价却无动于衷。这种单一的修改方式收效甚微,学生修改美术作品的能力难以得到发展,甚至是徒劳无功。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促使美术作品批改向“以生为本”转变。由此可见,改变这传统的美术作品评改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