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污泥对Cr在玉米和土壤中迁移转移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污泥肥料化安全农用的有效途径,有效分离污泥中包埋的重金属,文章设置了T1(污泥肥)、T2(臭氧化污泥)、T3(臭氧化+电动力处理污泥)、T4(普通有机肥)和不添加肥料的5个盆栽实验处理,通过对比不同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Cr的赋存形态影响,研究污泥中Cr在玉米植株和根系土壤中的富集和迁移转化.结果 表明,在玉米植株中,同处理不同器官中Cr含量均存在根系>茎秆>叶片>穗轴>籽粒的快速递减规律,而且不同器官之间还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含量最高的T1根系为21.66 mg/kg,籽粒中CK处理的含量最低,为0.48 mg/kg,污泥处理中T3最低为0.65 mg/kg;通过Cr在植株中的分布来看,T1 ~T4中,T3处理下植株各器官中Cr含量均为最低,T2次之,说明臭氧及电动力处理有助于削弱Cr向植株地上部分的转移;T3处理在不同土层籽粒中Cr的富集均为最低,因此预处理能够有效削弱重金属Cr向植株中的富集以及向籽粒的转移.在土壤中,CK中的Cr含量最低,累积量为63.18 mg/kg,T4中的Cr含量最高,累积量为256.12 mg/kg,污泥处理组中Cr含量介于CK与T4之间,且有上层T3>T1>T2、中层T3>T2>T1、下层T3>T1≈T2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层不同器官对Cr的富集存在较大差异,共同特征是籽粒和穗轴中T1处理富集水平最高,T3处理富集水平最低;各处理对Cr向地上部分转移能力整体比较,T1>CK>T4>T2>T3,电动力处理有助于削弱Cr向植株地上部分的转移.污泥的臭氧-电动联合处理可以有效削弱重金属Cr向玉米中的富集以及向籽粒的转移,保证污泥农用过程中Cr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文章以玄府郁闭、气液失调为理论基础,开玄解郁、缓急止痛法为治疗基础,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中医个体化治疗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风药,以期为临床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文章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以ZIF-67聚合体作为前驱体,通过还原气体煅烧制备钴掺杂碳材料,并以此为活化剂研究其活化PS降解苯酚的效果.此外,对影响苯酚降解效果的因素(材料的合成煅烧温度、材料中Co的含量、加入PS的量、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的捕获)进行了探讨;同时,考察了掺Co碳材料的重复次数对苯酚的矿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掺Co碳材料/PS的质量比为1∶4,溶液pH为7时,在10 min内苯酚的矿化率接近80%;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可以看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是苯酚降解的
文章以褐水(粪便)为底物,研究了不同共基质添加对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影响,并对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三维荧光特征进行探究,研究了有机组分的变化对产甲烷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花生秸秆共消化组和褐水单消化组的累积甲烷产量分别为649和309 mL/g VS.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发现,褐水单独消化和共消化过程的DOM均以微生物内源性产生为主.厌氧消化后,各反应器中色氨酸类蛋白荧光峰强度均显著降低,褐水单消化组的类腐殖质有所增加.4组条件消化全过程的DOM含有4个组分:紫外腐殖酸类、微生物源腐
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高效固定是提高微生物丰度,降低水处理系统中污泥产量的有效途径.该文从载体类型角度出发,介绍了土壤类载体、天然矿物载体、工业副产物及其催生物和传统高分子材料及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各类载体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特性、对微生物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水环境中主要污染物净化的研究进展.对比总结了不同微生物固定载体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性能,并从载体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的角度对增强生物相容性和处理效率做出了展望,以期为附着型微生物水污染治理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 基于“木火刑金”理论,运用疏肝降气法治疗婴幼儿类百日咳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类百日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硫酸镁静滴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解痉止咳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患儿主症评分、证候评分改善情况,以评价基于“木火刑金”理论,应用疏肝降气法治疗婴幼儿类百日咳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主症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总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主要表现为改善痉咳发作频次、痉咳持续时间、呕吐等症状(P<0.05);治疗后证候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
该文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非均相催化剂膨润土@Fe3O4,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罗丹明B(RhB)染料废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不同体系下对Rh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Fe3O4/PS体系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探究了膨润土@Fe3O4投加量、PS浓度、初始pH对RhB降解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3,膨润土@Fe3O4的投加量为1.5 g/L,PS的浓度为1 g/L.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60 min后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并结合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探讨脑老化发生和进展的机制,认为肝失疏泄日久可加速脑老化进程.基于现代研究进展,阐述执行功能的概念以及执行功能减退与脑老化的关系,并从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指标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从执行功能角度开展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脑老化过速的机制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与多种病理因素有关.而“阳化气,阴成形”是黄帝内经对于人体生理作用机制的概括,基于阴阳气化理论,认为“阳化气”不足导致精微物质不足,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充养骨髓,“阴成形”偏盛导致有形之物堆积,气滞、瘀血等阻滞经脉,为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病机.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治疗理念,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故从调畅情志、养神柔筋、协调阴阳三方面来发挥治未病优势,护卫机体之阳气,使阳化气功能正常,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的 通过对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Taraxacum.)叶柄解剖学观察比较研究,确定其分类学意义.方法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叶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通过SPSS 12.0.1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①蒲公英属叶柄轮廓及大小、近轴面与远轴面形状、薄壁组织厚度及层数;维管束大小及形状、类型、数目等重要指标具有稳定遗传的特性,且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本属分类的重要解剖学证据.②聚类结构表明可进行近缘种归并,其归并结果与《中国植物志》分类结果一致.结论 该试验首次对十种蒲公英叶柄解剖学进行研究报道.确定了
以《黄帝内经·素问》中方位隐喻为研究对象,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解读李照国译本、文树德译本和威斯译本中方位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论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适性;对三个译本的对比和分析表明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的文化和学术背景在翻译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