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马山1号楚墓——刺绣宝库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刺绣工艺就已初具规模。出土实物表明,战国时期,楚国的刺绣工艺极为发达,取得长足进展,手法、纹样均显出自己独特的风貌,其制品甚至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那里发现的龙风纹绣丝织物,其纤维结构、纹饰风格与工艺手法等与长沙楚墓所出同类实物相同。楚国的刺绣实物,在长沙、江陵、荆门等地均有发现。1982年1月上、中旬,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对一座小型楚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该墓位于江陵县(马山公社砖瓦厂的取土场内),考古工作者称之为"马山1号楚墓"。这座楚墓共出土器物130余件,按照质料可分为丝蔴织品,青铜器、陶器、漆器、竹器和木佣等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该墓出土了一批数量多、保存好的珍贵丝织品而蜚声中外,而被誉为丝织品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