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中的“草”“木”意象研究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诗歌长河中最早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在意象选择上,接受了《诗经》对"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的描写,吸取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意象描写风格,将生命不继、流年易逝的感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将《古诗十九首》中出现的"草""木"意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内在意蕴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成就向来为人瞩目。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浅析其三大艺术特色:"直而不野"的语言风格;"婉转附物"的抒情技巧;"怊怅切情"的真挚表达。试从语言、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等方面探讨《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