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动因溯源与路径探析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与实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破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制度举措。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提供了立交桥,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对接提供了参照标准,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资历国际认证和职业教育人才跨国流动奠定了制度基础,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球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发展进行案例纵览剖析,基于制度主义理论,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模型及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筹备阶段、建设阶段、发展阶段、拓展阶段等4个阶段、19个步骤和2个支撑,其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接本土建设应用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双重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重要支撑价值。
  关键词 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终身学习;学习成果认证
  通过构建资历框架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全球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地位确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度举措。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提出“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此外,2016年国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9年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国家政策文件均多次提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体系,为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提供立交桥。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国家资历框架中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基础,上述国家政策从宏观层面为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经进入政策落地和实践探索阶段。例如,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于2019年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开展了“基于职业教育的国家资历框架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资历框架作为推动职业教育“1 X證书”或学分银行建设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强调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辅助性作用;二是重视对国际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引介和比较研究,但对我国国情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路径研究匮乏。此外,不管是在学术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领域,对于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本质内涵和功能特征都存在认识模糊与片面理解现象,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综合探析。本文基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际,探索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路径,为推动基于资历框架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本质与内涵
  资历框架是用于衡量、沟通、衔接社会成员的各级各类学历、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如MOOC课程证书)、各类业绩(如创新创业、各类奖项)等多元化学习成果的等级和通用标准[1]。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是综合资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基础。从微观分析而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文凭、业绩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分类和发布系统,是对各种职业资历的统一归类或档案性整理,为职业教育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立交桥”和参照标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在国外被称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国家职业资历框架”等,其共同的核心语义是通过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以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贯通职业教育衔接路径,满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劳动力市场需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起源视角而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资历框架的重要类型,甚至是资历框架的源起和基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整合思维以及能力本位职业理念的影响,资历框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并引发了苏格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块化变革,推动了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文凭等资历基于教育成果进行表达,无需取决于学习过程或初始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和各类业绩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提供了立交桥,为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提供了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为职业教育与企业从知识、技能、能力等维度进行衔接和认证提供了参考指标,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促进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畅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通道,为职业教育资历国际国内认证和职业教育人才跨国流动奠定了基础。
  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国际发展现状
  建立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国家虽然没有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但却建立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例如,新加坡于2005年颁布了劳动力技能资历框架(The Singapore Work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s,WSQ),作为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收录了劳动力技能资历体系的证书,与新加坡的学术资历并列,在没有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和应用劳动力技能资历框架,保证了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3]。为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全球发展现状与特征,本文选取11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其中8个国家已经将其上升至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另有3个国家将其作为国家资历框架的组成部分或补充。而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名称虽有所不同,但在本质内涵上均体现了职业、技术、培训等职业教育核心要素。此外,90%以上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于2000年以后建立,与教育全球化和终身学习理念全球推广两大发展潮流相呼应。而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能力标准维度虽有所差异,但核心维度是知识、技能和能力,与欧洲资历框架能力标准维度一致,为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基于欧洲资历框架进行对接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样本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研,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有利于保证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质量,为学习者学习进阶提供便利和机会,有利于职业教育资历获得国际社会认可,满足国家社会需求和提升整体经济水平[8]。下面以英国为案例,深度剖析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特征。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在职业教育中推行资历框架的国家。1986年,鉴于在传统英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继续攻读学士学位的需要,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职业资历委员会,并于1987年正式推出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旨在从政府层面规范和替代现存资历证书体系。1988年,国家职业资历框架开始在英国全国推行,该框架分为5个等级,涉及11个能力领域。1992年,国家职业资历委员会又推出了主要面向16~19岁全日制学生的普通国家职业资历框架,该框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与国家职业资历框架互为补充,构成英国国家资历体系。2000年,英国政府建立了国家资历框架,以适应当时英国资格种类繁多的局面。但由于英国国家资历框架存在着资格之间比较专业且复杂、资格名目繁杂不易理解、资格之间缺乏沟通、一个资格为单位的学习内容太多等问题,2003年,资历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QCF)作为改革框架被提出,经过两年测试后于2008年正式实行,资历与学分框架创新性地依据学分量将资历划分成证明、证书和文凭三种类型[9];2011年1月开始,英国资历与学分资历框架全面取代英国国家资历框架[10]。2015年10月,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引入了新的规范资历框架(Regulate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RQF),取代原来的资历与学分框架和国家资历框架。规范资历框架涵盖了英格兰资历考试局监管的所有职业和普通教育资历,还包含为社区和志愿部门开发的资历。规范资历框架建立在资历与学分框架使用的级别指标描述符基础上,并参照欧洲资历框架的级别指标描述符进行了部分调整[11]。
  综合而言,尽管英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但其本质内涵和核心功能基本保持一致,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获得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以能够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持有职业资历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资历框架证明其已在特定工作场所接受了充分培训,符合特定工作或部门的国家职业标准。英国职业教育资历从入门级到8级,与普通教育资历级别相似,例如,职业资历2级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的A*-C级,而3级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的A级,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提供了对接标准。此外,所有职业资历证书均由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1个学分值,等同于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获得某项职业资格证书需要1~12个学分,则学习者将需要完成10~120个小时的学习量,从而为职业教育资历与各级各类资历的衔接提供学分学时计算标准;除了允许学习者获得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外,职业资历还允许学习者从广泛的行业岗位中选择,例如医疗保健、零售、休闲服务、美发、建筑、食品、餐飲以及管理,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对接提供了参照标准。职业教育资历由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资历考试管理办公室,威尔士的儿童、教育、终身学习和技能部以及苏格兰的资历鉴定局管理和监管,保证了多方利益主体的充分参与[12]。从英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资历框架,是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突出问题的国家战略选择。
  三、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的必然性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全国高职院校1423所,招生483.61万人,在校生1280.71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开设专业约1000个,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本地区域经济产业,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比,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显著问题: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分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偏低,导致职业院校办学缺乏劳动市场与职业预警的有效调控引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困难重重,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无法综合配置,时常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13];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分离,导致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不能实现等同或等值,很难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予以评价、认定及合理使用[14];三是职业教育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较低,难以获得与普通高校的同等地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5]。我国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例如,张伟远等人认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但仍存在着基于工业经济社会的传统教育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如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缺乏互通,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缺乏互通,各类教育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在工作岗位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得不到认可等[16]。而资历框架对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参考价值,包括使职业资格认证更加灵活、透明,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走向成熟;为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提供标准和依据,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17]。
  我国近年来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资历框架,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建立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制度工具,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驱动器。
  四、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的模型与路径
  资历框架的起源深受制度主义理论(Institutionalism Theory)影响,尤其是北欧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推动了资历框架的体系化发展。该理论提出“制度是一种意义系统,表明确定的活动形式或结构组合,不仅包括正式规则、程序和规范,还包括为人类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和认知模式,旨在为人类提供相互影响的框架,并建立一种经济社会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组织只有被置于某一制度环境,才能确定该组织行为表现的社会规范与惯例”[18]。德罗里和迈耶(Drori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初心与使命,以社会服务促进应用性科研、以应用性科研促进应用型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内在的逻辑发展规律。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创新高校人才服务、科技服务、智库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高校资源服务等管理制度,以高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高校竞争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管理制度  2019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
摘 要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解决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复杂过程,利用简单方法处理复杂问题。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合理划分系统边界,将企业作为系统组成要素而不是环境要素,将政府和行业视为系统外部环境。从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
Windows系统的远程桌面服务广泛应用于服务器、软件平台、联网设备等远程管理维护。由于操作系统层面存在的漏洞,远程桌面服务容易遭受攻击和非法利用,影响到网络安全。通过加强操作系统自身安全性、修改TCP3389端口、虚拟服务器端口映射、VPN远程访问、启用高级防火墙与限定源地址访问等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远程桌面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摘 要 学徒学习场所的多元化导致其身份界定的困难,学生和雇员这两种学徒可能具备的身份各自对应的工作任务、工资薪酬及绩效奖金均不相同,如何界定学徒身份关系到其正当权益的维护。通过合同、工资及奖金等要素,考察欧洲学徒制发达国家学徒身份界定的流变过程及特点,得出相应启示:需重视对学徒合法权益的保护、明确学徒学习者的身份定位、制定统一通用的学徒规范以及构建完善的多方协商机制。  关键词 学徒制;身份界定;
摘 要:在对工程地质钻孔、地层分层、剖面等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量化、筛选、标准化后,采用Dream Rocks软件创建完成了通州区(906 km2)地下60 m工程建设层的三维地质结构与属性模型。模型可以达到的效果:1)通過三维方式展示砂土液化在空间上的分布;2)通过层间拉伸的方式,展示上下层或相邻各层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3)模型成果形式能转换成标准的obj格式,能较好地融入其他相关三维
摘 要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目标定位之惑、发展机制之困、能力素养之痛、产教融合之乏等现实困境。从实践逻辑来看,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对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方向,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是基本思路,聚焦“双师”能力提升是根本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基本原则。基于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本科”为标准加强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现有“双师型”师
摘 要 通过文献梳理、数据挖掘、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影响因素相关假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驱动机理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900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其市民转化意愿驱动机理,找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驱动因素,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拟合指数判别与检验。结果显示:积极的城镇化条件、职业稳定性、人力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积累等都对新生代
摘 要 苏格兰形成了包括基础、现代和学位学徒制等在内的“学徒制家族”。但新时期劳动力市场突变,再加上学徒制本身固有的问题,这两个内外因素使得苏格兰不得不采取行动改革不合时宜的学徒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明晰学徒制内涵,维护学徒制基础;构建成人友好环境,应对适龄劳动力减少和技能需求变化;提高学徒制适应能力,减少培训惯性并迎合时代发展;稳步推进“迈斯特”资格证书,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改革显示出前瞻性
摘 要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专业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职业知识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改变推动应用科学大学不断深入发展,从工作中依靠经验传承知识的非正式学习到补充实践中所需理论知识的专业学校,再升格为有机结合工程科学知识与技术等复杂知识的应用科学大学。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为和普通大学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企业和企业专家依旧是其未来发展
摘 要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研究选取2010-2018年国家层面以及京津冀三地地方层面公开发布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研究,并从政策工具视角展开分析。研究發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政策三地发文数量不均衡,发文单位结构单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