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731绝非旧事重提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日本官方包庇731部队战犯,其根本目的,就日方来说,是为了向美国谄媚以保留天皇制,就美国来说,则可以拿到日本通过非人道手段获得的研究数据。总起来说,包庇战犯的勾当,使得二戰后美日能够更深地勾结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有关史实铁证如山,不容否认。我们赞赏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揭露和直面历史真相的勇气,希望日方认真倾听国内外的正义呼声,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实尊重中国和其他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1月22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如是说。
  在此之前,1月21日晚,日本放送协会(NHK)播出了一部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纪录片展示了日本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秘密活体实验、研发细菌武器的丑恶罪行。
  731部队,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其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假借研究治疗疾病与饮水净化之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效果实验之单位。
  作为日本法西斯阴谋发动种族灭绝的细菌战之所,1945年8月,日军在败逃之际炸毁了731部队的地面建筑。其主要负责人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竟然在战后奇迹般地逃脱罪责,甚而投身医药产业。更有甚者,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罪恶罄竹难书的罪犯,竟然成了美军的座上宾,参与到朝鲜战争中,继续以细菌战祸害中国人。
  1月21日《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之播出,并非NHK首次揭露日军人体实验、细菌战罪行。早在去年8月13日,NHK即曾播出《731部队的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纪录片的播出,在一些日本年轻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往昔不曾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有人惊呼:“节目内容实在是太残酷太残酷了,可这却是现实中发生过的事啊。”亦有人称:“这个节目揭穿了那些不愿意面对历史事实的日本政客,德国政府能做到正视历史、吸取教训,并且重新获得了世界的信赖,日本也应该好好学学。”
  再揭“731”,绝非旧事重提。许多日本青年并不清楚其祖辈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次NHK播出的有关“731”的节目,采访到了“731部队”军人的家属,让观众首次听到了战犯承认罪行的录音。这无疑是在警醒当世与后世的人们——要小心,决不能再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那场人与魔鬼的斗争,还没有真正结束。

与他国关系之结


  在1月22日华春莹发出“赞赏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揭露和直面历史真相的勇气”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同一天,于日本众议院发表施政方针演说。
  安倍对改善中日关系表达出强烈的意愿,表示他将寻求与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尽快实现领导人互访,并将同中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
  随即,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到访中国。1月2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之会谈。王毅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希望日方不松劲,不后退,把口头表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尽早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何为“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呢?
  早前,河野太郎在发言中表露出“日方不能接受任何改变东海现状的做法”,而中方的回应则是——妥善管控分歧。事实上,此类分歧,可以通过两国相关部门协商,拿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进行管控。最近的例子既是2017年12月,中日举行了第八轮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
  中日之间,包括韩日之间,虽有领土纠纷,但中日、日韩之间,以及日本与二战期间许多受害国之间的矛盾,其关键点根本在于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历史。不仅如此,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政界、学界、舆论界种种否认侵略罪行之丑态频出。特别是1978年10月,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被从东京品川的品川寺移到靖国神社。由此导致了日本从政府高官到民间人士中,有不少人开始“重新认识”日本之战败。
  尽管有诸如曾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士、鸠山由纪夫等对历史有比较清晰认识者,但目前活跃于日本政坛高层的,更多的是一些中右翼、右翼。包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其外祖父岸信介,即是当年在中国东北作恶多端的一名侵略者,有“满洲之妖”之称。岸信介于1936年后历任伪满洲国政府实业部总务司司长、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等职,和当时的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伪满洲国总务厅长星野直树、满铁总裁松冈洋右、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会长鲇川义介并称满洲五虎。
  岸信介战后竟然出任日本首相,而与此类似的则是——同样在中国东北作恶的731部队的负责人石井四郎、北野政次。
  以石井四郎为例。他跑遍中国东北,目的就是找到合适的地方建造试验基地。在背荫河,他将炭疽、鼻疽、鼠疫和霍乱用在人体上进行测试;还利用人体进行毒气瓦斯、毒液实验;同时以人体为“材料”来进行冻伤实验。时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的冈村宁次曾到背荫河视察,对冻伤实验尤为关注。
  在“中马城”营区,常年被关押五六百人。牢房很小,“犯人”总是戴着手铐和脚镣。每个被囚禁的人平均3至5天内采血500cc左右,直到衰弱不再具有“研究价值”便注射毒液或枪杀,然后进行解剖,最后送到焚尸炉焚烧灭迹。这些机构都由石井四郎所领导和重度参与。而他在战后竟然逃脱罪责,逍遥法外,甚至将有关细菌资料提供给美军。1957年,石井因喉癌病逝。   而北野在接任石井后,又于1945年4月被调往上海,并在日本投降后拘于战俘营。然而,1946年1月,北野竟然从上海归国。之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成为了绿红十字公司董事,魔鬼披上了天使的衣衫,貌似为人类的健康开始做贡献。
  由此,日本731部队的故事渐渐湮没。直到1981年,作家森村诚一所著纪实文学作品《恶魔的饱食》开始在报刊连载,在日本引起极大震动。
  值得关注的是——引发森村诚一写作此作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日本发生了一起被称作“帝银事件”的刑事案件。在这起案件中,作案人所使用的高效氢氰酸毒药被认为酷似731部队曾经使用过的杀人毒剂,从而引起了日本社会对这一部队的好奇。森村因此与记者下里正树共同对该部队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不料引出的却是731部队进行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事实。
  而显然,日本政府与他国关系之结,许多就在这些铁证如山的历史问题上。“慰安妇”、南京大屠杀,包括在当年731部队、细菌战等上,日本并没有拿出令世人信服的认罪态度。
  单以731部队而论。1997年,180位遭受731部队迫害的中国人或其家属,对日本政府提出诉讼,要求全面披露731部队事实,道歉并予以赔偿。然而,2002年8月,东京地方法院在承認731部队存在以及所进行的生物战的行为之后,并没有拿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案件不了了之。
  反观欧洲,情况则不尽相同。当地时间1月27日晚上,波兰奥斯维辛举行仪式,纪念集中营解放73周年。很多人表示,直面历史、把真相告诉年轻人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故地重游的原因。而2015年奥斯维辛解放70周年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来到现场祭奠。

撕裂的日本


  森村诚一这次出现在了NHK纪录片的镜头里。他对着镜头讲述道,在自己采访731部队原队员时,听到他们曾将孩子活生生地解剖,拿出内脏称量,放到福尔马林瓶子里时,孩子的心脏还在跳动。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感到必须把这些事披露出去。
  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云说:“日本国内有一些有良知的媒体、记者、作家,他们突破种种束缚,以寻找真相为己任,确实引起了许多关注。”
  在日本,其国内正义力量和右翼的博弈,自战后就没有停歇过。譬如本次NHK播出的节目中,不仅有1949年在哈巴罗夫斯克(中国旧称:伯力)审判时的原声磁带录音,还有当年一些战犯后人出来作证。譬如战犯柄泽十三夫在庭审时称:“我前后参加了两回人体实验,是炭疽杆菌的实验。当时有约10个人被带来了实验室,对这些受了伤的人注射了炭疽杆菌,听说不久他们就死亡了。”他的长女则在接受NHK采访时说:“虽然那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但真的难以想象、太令人震惊了。”
  纪录片中称,“被用于人体实验的还有女性和儿童,有时会被医治,过段时间再用于另一项人体实验,直到死亡为止。而这些本应治病救人的医生沦为杀人的刽子手,还接受日本政府的巨额资助。”
  “更多被活体解剖的人,在解剖结束后,已经看不出人形,只剩一堆肉。这些被用于人体实验的囚犯,没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一些当年的战争参与者,道出了当年的实情。
  然而,在日本,又有相当多人在战后即在掩盖罪行。日本非政府研究小组“731部队·细菌战资料中心”共同代表近藤昭二曾公开透露,细菌和毒气战等生化武器经济实惠、较之枪炮杀伤力大、致死率高,对于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时,虽然国际社会已经约定禁止使用细菌武器、毒气战,但日本并没有遵守。日本战后以向美国上交全部731部队研究资料为条件,与美方达成不追究昭和天皇和细菌战负责人战争责任的幕后交易,至今日美仍没有公开相关史料。
  “我曾亲自同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美国检察官谈过。据他说,在抵达东京之前,他的上司基楠就告知他不会追究天皇责任。美国则在日本投降前就决定要维持天皇制。”近藤说。
  美国、日本官方包庇731部队战犯,其根本目的,就日方来说,是为了向美国谄媚以保留天皇制,就美国来说,则可以拿到日本通过非人道手段获得的研究数据。总起来说,包庇战犯的勾当,使得二战后美日能够更深地勾结在一起。
  尽管如此,比之诸如岸信介之流回到日本后就重返政坛风光一时,731部队的成员,在其覆亡之日,就深深了解自己所做的恶行天怒人怨。许多731部队高级别人士回到日本后纷纷躲藏起来。譬如石井四郎,不仅将大量实验数据等资料带到金泽市和他在千叶的家中隐藏,还诈死并举行葬礼,以期躲过盟国的追踪。直到美方确定对731部队重要成员实施保护性措施,石井四郎才又重新露头。
  当年,731部队成员篠塚良雄等都撰文揭露该部队的恶行,并以到中国谢罪等方式表达过忏悔。然而,该部队的内情在日本却长期几乎无人提起,直到2009年,日本NHK电视台制作了一期关于731部队的节目,内容是“731部队为何没有受到彻底清算”。其中,对731部队进行细菌战试验等史实和人体实验的罪恶进行了公开的披露,也谈到了其战后悄无声息的原因。
  节目提到——在日本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于战争时期的罪行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很不愿意在舆论界提到这部分内容。即便是铁证如山,也要从中尽量旁敲侧击,减轻自己的责任。南京大屠杀问题,“慰安妇”问题等等莫不如此。这种态度,造成部分日本年轻人认为二战“日本除了战败以外没什么错”。
  而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731部队军官们,因美国的保护,居然大部分成了日本社会的名流和高官,他们有的当了教授,有的当了大学校长,在他们光彩夺人的头衔后面,谁能够想到他们罪恶的过去呢?这些占据日本社会主流位置的家伙,又怎么能够允许731部队的真实情况在日本被揭露出来呢?这样做,正如剥去他们外衣一样,将使他们无法在日本社会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更令人震惊的是,原731部队的高官们,在战后日本仍然横行无忌,竟然多次出现涉嫌用病人做人体实验的案件。例如,1956年,原731部队的干部北冈正见、浅沼靖等与新潟大学的某教授合作,在新潟精神病院的149名患者身上投入病毒进行实验,造成8人死亡,该实验据称与美军的研究项目有关,因此不了了之。
  “生化武器研究是非常危险的,而能够阻止它被滥用的就是伦理。如果没有伦理的严格限制,很难保证战时731部队进行的细菌战不会重演,”近藤说,“我们必须设立严格的审查机关来监督相关研究是否符合生命伦理。而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严格的检证恰恰是伦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材料。”
其他文献
一艘是服役近6年的“辽宁”号,还有一艘是已经处于海试阶段的国产航母。近来,一张中国双航母同框的照片,在社交平台疯传。寻找这张照片的源头,来自于今年5月27日的大连造船厂。在先后完成既定的训练与海试任务后,中国的两艘航母首次出现“同框合影”的历史性瞬间。  7月13日,上海吳淞口国际邮轮港新客运大楼开始试运营。当天迎来了“盛世公主”号、“诺唯真喜悦”号、“地中海辉煌”号等3艘大型邮轮靠泊,接待出入境
中国首创,全球推广的首款人工智能痘痘检测应用艾菲卡痘痘检测。  从只有“雪花膏”“擦脸油”的单一时代,到如今爽肤水、面霜、眼霜、精华等产品的百花齐放,人们对于自己的颜值越来越在意,“颜值经济”也令美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加大。  随着中国消费者在脸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美妆企业们也是不断加码新科技。例如,进博会上,欧莱雅希望通过科技,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个性化和更加极致的美妆体验。  “在去年的成功基础上,欧
日本要换天皇了。德仁即将即位。  他是二战以后日本第二位即位天皇。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裕仁死了,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如今德仁即位,改年号为令和。同为即位,30年前和30年后,情况却很不一样。  二战以后,日本好不容易钻了空子保留了天皇。但同为天皇,即使是同一个人——裕仁,在日本战败前后,完全是两种意义的存在。为何当年日本要拼命保留天皇,又是谁最终给了天皇一条活路?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
刚在春晚上露了回脸,演了个揭穿骗子的警察,翟天临就充分体会到某种“反弹”的威力了。向来自诩“学霸”的他,因不知收敛,近日遭到了网友360度无死角的学术打假。论文千万条,原创第一条,学术不规范,被扒两行泪;而除了学术不端、张口就吹的问题让“宝藏老男孩”欲泣难泣外,翟先生的其它黑料也被陆续曝光,骂临演怼观众私自加戏踩编剧,恶形恶状罄竹难书。总之,“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的人设光环,
饭店饭店,开饭店是老烦的。这句话一定要用上海方言讲出来,方能从那种节奏与语调中体会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当下,魔都餐饮市场的繁荣局面超过历朝历代,据说每天有两百家饭店开张。然而还有下半句:每天也有兩百家饭店关门。各位吃货朋友想一想,围城效应何等强烈,市场竞争又何等激烈。  生意场上的朋友往往一见面就发牢骚:自从有了网购,零售这块生意越来越难做,唯有餐饮,必须一筷一勺塞进自己嘴里,不假他人之手,所以
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支支轻盈曼妙的舞蹈……在精心搭建的舞台上上演,而台下的观众,都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庞上,洋溢着舒心欢快的笑容。  这样的场景,来自于去年在上海市的多家养老院进行的“爱,在您身边”老人陪伴项目专场活动。这个由上海市永达公益基金会发起组织的老人关爱项目,今年还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和社区,为晚年生活的老人们带去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慰藉。梁波罗、马丽丽等志愿者在
娱乐圈从来不缺“人设崩塌”的惨剧,只不过,农历新年的第一个“瓜”——明星“学霸”翟天临倒塌记,来得比想象中更快更猛。  事件发酵至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学校表示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2月16日,北京大学也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称2019年2月8日以来,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关于招
《簪花仕女图》。  最近的《长安十二时辰》热映,精美的器物,考究的服饰,精致的画面……又一次掀起一股唐代审美热。唐朝,或许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绮丽旖旎的美梦。  只要提起唐代的女神,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起这样的印象来:胖胖的一张圆脸,丰腴的体态,在那时只有这样才是大唐的“颜值担当”。这种所谓的脸颊、体态丰满的特征在唐以前是没有的,唐以后也很少见。  那为何偏偏就在唐代出现了这种风格呢?大家不妨一起来
作为近代绘画的两支重要艺术流派,诞生于上海的“海派绘画”与发源于西安的“长安画派”,各自因其独特的风貌,精湛的笔墨与现代的追求而成为当代美术的旗帜。尽管老一辈艺术家曾经有不少交流与学习,传为美谈,但由于南北两地相隔较远,上海与西安美术界的联系,并不十分频繁。庞飞作品《山居图》。  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吹响,近来,两地艺术界交流逐渐增多,于是,“南北间——上海西安青年水墨交流展”应运而生。 
“汽車产业正在经历最为深刻的变革,其中有两个趋势非常明显。第一,世界汽车市场的中心向东转移,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国。第二,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正在不断加速,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智能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捷足先登。”在5月10日举办的吉利汽车技术日暨第二届龙湾论坛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本次论坛以“科技悦行,万物互联”为主题,聚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