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3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颈部鳞癌(HNSC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的综合治疗,但效果仍不理想。免疫治疗在HNSCC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只有部分患者得到了较好的疗效。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是由多种免疫细胞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参与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抑制反应。在临床试验中,已经证实阻断Tim-3能够展现出抑制肿瘤的作用。文章就近年来Tim-3在TME中的作用,HNSCC中的免疫抑制机制和可行的应用方式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正常膝关节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重度膝骨关节炎(OA)的膝关节模型还少有报道。文章通过构建一例重度OA膝关节的有限元解剖模型,研究其胫股关节中软骨和半月板接触面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通过采集患膝CT和MRI影像,分别提取骨性和非骨性组织,基于体表标志配准融合构建重度OA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设定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上的Mises应力、接触压以及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通过CT和MRI影像数据的融合配准建立重度OA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表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明确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CK-MB对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C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AMI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CR的患者79例,并纳入同期入院的AMI后非CR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时快速获得的相关临床指标,逐步纳入变量,构建不同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AMI患者总的CR发生率为1.1%(79/7159),CR患者院内病死率为77.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HGF/c-Met信号通路在少弱精子症模型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GF组、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连续7d制备少弱精子症模型,但HGF+模型组第8天开始尾静脉注射HGF 1 mg/kg,隔日1次,连续7次;对照组和HGF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但HGF组从第8天开始尾静脉注射HGF 1 mg/kg,隔日1次,连续7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
目的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旨在对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进行分子溯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18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份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及从患者住处附近的农贸市场采集禽类和外环境样本共40份。标本的流感病毒分型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病毒分离采用SPF鸡胚,用特异性引物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Blasts、ClustalX和Mega 6.1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标本中的病毒为A型H9N2亚型流感病毒。分子进化分析
目的既往多项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但其衍生的整合指标,即CRP与清蛋白比值(CAR)对瘘的辅助诊断价值尚未得到明确的阐释。文中探讨CAR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第1、3、5天(POD1、3、5)的CRP和清蛋白水平。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单一指标和整合指标对吻合口瘘的诊断价值。经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得出CAR独立的效应值。最后将CAR与吻合口瘘的发生进行曲线拟合
目的既往关于支架扩张阈值预测预后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支架植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收治的15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均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28 mm)植入治疗,随访术后18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比较MACE组和非MACE组临床、病变和手术特征,分析干预后IVUS相关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8个月期间,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157例ACS患者中共有9例(5.7%)发生MACE。其中,2例心源性
目的URI基因作为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究癌基因URI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URI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针对人乳腺癌细胞URI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核苷酸序列siRNAs(siRNA-1、siRNA-2、siRNA-3),从3对序列中筛选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分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转染试剂)、NC-siRNA组(阴性对照FAM-NC-siRNA)、siRNA-URI组(URI基因沉默)。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
目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丙泊酚或七氟烷的选择可能存在主观偏好。文中比较丙泊酚或七氟烷维持麻醉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差异,探讨新鲜气体流量对患者苏醒速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74例,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成3组,分别给予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n=25)、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低流量新鲜气体(n=25)及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高流量新鲜气体(n=24)。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包括其自主呼吸、意识和定向力的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肿瘤细胞,是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CTC是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的关键环节,在大肠癌发生的各时期均存在。研究表明,CTC的数量及类型与大肠癌患者的诊断、预后及治疗反应等相关,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将对大肠癌CTC的检测方法、临床价值等进行总结。CTC作为液体活检的一种形式,可应用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治疗反应以及肿瘤复发的检测等重要环节,在促进大肠癌患者实施精准医疗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潜力。
目的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复发死亡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通过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复发后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产科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后出现复发的153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疾病术后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切缘阳性、淋巴脉管浸润等),将复发患者是否在1年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44)和生存组(n=109),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早期死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