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疆中职学生德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系到中职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这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德育教师职责所在。
【关键词】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历史观
一、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技术型产业工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中职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职学校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分裂势力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裂渗透仍有土壤,而分裂势力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渗透目标,他们进行分裂活动的重要手段是杜撰、歪曲、篡改新疆历史,这使新疆的教育和安全稳定问题受到严峻挑战。
对新疆学生加强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各族学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显得十分重要。
二、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树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和认识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属于哲学思想。
当今世界主要的历史观有两种,一种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又称为唯物史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就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指在过去、现在及未来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新疆人民群众指各族人民,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新疆的历史不仅仅是汉族创造的历史,还包括维吾尔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2.新疆的“历史”史实可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居住的美好家园,新疆史不但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反对分裂、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证明新疆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祖国的统一,才能保障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大统一的思想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传统。
3.国家的统一,国内各族大团结是我们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前提。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课程建设,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正面引导。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抓教材使用,抓教师培养,抓教学改革,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全面实施,通过开设《新疆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程》、《新疆地方史》等课程,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思想。各族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摆脱外敌的入侵和欺负,才能使各民族得到发展,才能使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和安定,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良好氛围。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隐性渗透作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实施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生头脑。首先,通过开展历史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具有有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内容把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发愤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上来。其次,根据中职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举办新疆历史故事演讲、历史知识竞赛、革命歌曲演唱等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风情,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再次,以学科渗透为重要渠道,通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全面贯穿历史观教育。
3.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通过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引导学生重建理性认识、塑造健康人格。加强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沟通,对受到极端思想影响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同时做好生活中学生们关注的就业等各种问题。
4.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改善现行中职德育教育教材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包括电影、纪录片和其他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展示新疆历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民族团结融合、风俗知识等,使学生加深对科学历史观的学习吸收,真正做到科学历史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5.要利用好当地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反恐教育基地等校外课堂开展历史观教育。新疆各地的博物馆、革命和爱国主义教育、反恐教育基地是对中职学生开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进行爱国主义、反分裂教育最好的课堂。教师安排学生参观学习,通过生动的实例历史地再现激烈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形势,让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并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承至今,这一历史观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这一历史观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开疆拓土、缔造灿烂文明的基本保障。
总之,中职学校要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学校德育教学作为的重要任务,德育教师要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科渗透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各族学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历史观
一、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技术型产业工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中职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职学校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分裂势力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裂渗透仍有土壤,而分裂势力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渗透目标,他们进行分裂活动的重要手段是杜撰、歪曲、篡改新疆历史,这使新疆的教育和安全稳定问题受到严峻挑战。
对新疆学生加强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各族学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显得十分重要。
二、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树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和认识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属于哲学思想。
当今世界主要的历史观有两种,一种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又称为唯物史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就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指在过去、现在及未来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新疆人民群众指各族人民,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新疆的历史不仅仅是汉族创造的历史,还包括维吾尔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2.新疆的“历史”史实可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居住的美好家园,新疆史不但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反对分裂、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证明新疆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祖国的统一,才能保障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大统一的思想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传统。
3.国家的统一,国内各族大团结是我们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前提。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课程建设,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正面引导。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抓教材使用,抓教师培养,抓教学改革,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全面实施,通过开设《新疆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程》、《新疆地方史》等课程,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思想。各族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摆脱外敌的入侵和欺负,才能使各民族得到发展,才能使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和安定,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良好氛围。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隐性渗透作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实施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生头脑。首先,通过开展历史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具有有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内容把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发愤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上来。其次,根据中职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举办新疆历史故事演讲、历史知识竞赛、革命歌曲演唱等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广泛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风情,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再次,以学科渗透为重要渠道,通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全面贯穿历史观教育。
3.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通过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引导学生重建理性认识、塑造健康人格。加强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沟通,对受到极端思想影响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同时做好生活中学生们关注的就业等各种问题。
4.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改善现行中职德育教育教材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包括电影、纪录片和其他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展示新疆历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民族团结融合、风俗知识等,使学生加深对科学历史观的学习吸收,真正做到科学历史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5.要利用好当地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反恐教育基地等校外课堂开展历史观教育。新疆各地的博物馆、革命和爱国主义教育、反恐教育基地是对中职学生开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进行爱国主义、反分裂教育最好的课堂。教师安排学生参观学习,通过生动的实例历史地再现激烈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形势,让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并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承至今,这一历史观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这一历史观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开疆拓土、缔造灿烂文明的基本保障。
总之,中职学校要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学校德育教学作为的重要任务,德育教师要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科渗透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各族学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