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卷土重来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吸食人血的臭虫,图中可见它的口器已刺进人的皮肤。
  作为一种吸血昆虫,臭虫已经困扰人类上千年。70年前,西方人以为他们已经彻底打败了臭虫,然而现在它们正卷土重来。
  清晨醒来,你发现一排红色小疙瘩贯穿手臂,昨晚都不见它们,而现在它们却让你发痒。是蚊子?虱子?还是对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过敏?都不是,元凶是——臭虫。
  过去20年中,尤其是21世纪开始以来,上述情景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而城市则是重灾区。臭虫已不再局限于破败的废楼,它们登堂入室,甚至出现在高档私人公寓和五星级酒店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近年来臭虫数量爆发式猛涨,有人怪罪于国际化和跨国旅行,有人则认为应归咎于对滴滴涕的禁止。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臭虫肆虐城市已是事实。那么,有什么办法制服这种害虫呢?
  人类和臭虫的关系有着很深的渊源。许多昆虫学家相信,臭虫从史前穴居人时代就开始困扰人类,它们后来随着原始人从洞穴搬进了人造建筑。臭虫有多达75种,它们全都吸血,但只有两种吸人血,这就是热带臭虫和一般臭虫,其他臭虫则吸鸟血和蝙蝠血。在美国和欧洲最常见的臭虫之一是一般臭虫,成虫为红色或深褐色,只有一粒芝麻的一倍半大小。这些害虫没有翅膀,身体扁平,因而很容易钻进缝隙中。进食时,血把臭虫身体胀得鼓鼓的。
  臭虫侵扰人类家庭的最古老证据,是在一处古埃及村庄废墟中发现的一只已有3500年历史的臭虫样本。在臭虫困扰古埃及村庄近1000年后,希腊和罗马学者记录了这种虫子,还提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罗马学者大普林尼暗示,臭虫可以用来治疗蛇咬伤。直到18世纪,包含臭虫及其亲戚的药剂和药膏一直被用来治疗从发烧到“歇斯底里”的多种疾病,其中“歇斯底里”涵盖了多种精神疾病。
  今天的人们认为臭虫只是一种夜行性有害昆虫,在黎明前数小时爬出来吸血。吸血时,它们注入一种麻醉剂,让人几乎感觉不到皮肤被刺破。它们还注入一种抗凝血剂,使受害者的伤口流血不止。臭虫饱餐一顿需要10分钟,每只臭虫每周只进食大约一次,但雌虫每次产卵多达200~400个,幼虫大约两月后就能成熟。在臭虫侵扰的一个房间里,每晚可能会有数百只臭虫出来吸血。
  对臭虫唾液的过敏反应会让人感觉奇痒并出现红色伤口。尽管未发现臭虫传播疾病,但一些人却会对臭虫的叮咬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在虫害严重的地区,臭虫还会导致婴儿和老人贫血。
  尽管臭虫侵害人类的历史悠久,繁殖起来又是如此容易,但在20世纪30年代,在合成杀虫剂滴滴涕的帮助下,臭虫在西方世界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仿佛在一夜之间,臭虫突然卷土重来。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臭虫死灰复燃的报告。2009年美国纽约市收到近11000例关于臭虫侵扰的投诉,而2004年这一数字仅为500例。更糟糕的是,臭虫不只是上床了。2009年秋季,美国纽约州和俄亥俄州多所学校的教室里都发现臭虫出没,在这之前几个月,纽约市多家电影院和零售店因受臭虫困扰而被迫关门。
  臭虫的再度崛起确实很突然。2004年之前美国几乎没有关于臭虫的报告,但从2005年开始这方面报告数量陡然上升,且呈越来越多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科学家有一些猜测,其中一种就是滴滴涕被禁止。滴滴涕的首次引入是在20世纪30年代,它具有残留效应,可以长时间存在,在数周里持续杀灭臭虫。
  臭虫对用于捕杀其他害虫的诱饵没有反应,也没有集体性的窝巢可作为攻击目标(以蚂蚁为例,它们会不经意地把毒素搬回窝中,从而导致整个家族惨遭灭门)。因此,强力的滴滴涕成为斩杀臭虫的最佳武器之一。不过,美国在1972年禁止了对滴滴涕的使用,因为滴滴涕被认为导致了秃鹫和鹰的数量下降,还被认为可能致癌。
  禁止滴滴涕或许在臭虫回归中起了作用,还有科学家相信全球旅行可能也是肇因之一。臭虫最常见于床垫周围,但它们也会藏匿在任何小空间,例如地板之间的裂缝、家具的接合处以及衣箱的间隙处。旅行者可能把臭虫从家里带到旅馆,又通过行李把臭虫带回家,由于臭虫繁殖力超强,一只臭虫就可能成为祸患之源。
  臭虫的坚韧使得想清除它们难上加难。它们可以不吃东西而存活超过一年,这让它们就算是在丢弃于路边的家具上也能存活下来。臭虫可以藏身于几乎任何地方,专业灭虫师常常组合使用多种杀虫剂和干燥剂来杀灭臭虫。杀虫剂通常对臭虫卵无效,因此杀灭臭虫需要至少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杀死成虫,第二步是在大约两周后“关照”新近孵化的幼虫。让问题变得复杂的是,一些臭虫对某些杀虫剂有耐药性。
  许多灭虫师对臭虫还采用热处理手段,即对臭虫可能生活的区域施以热空气或蒸汽,对无法使用杀虫剂的区域和物品采取加热或冷冻措施。热处理和冷冻处理的好处是对杀灭成虫和虫卵都有效,但温度通常要求保持在48.9℃以上或结冰点以下,且持续一周时间,这样才能全面奏效,而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不仅不可行而且代价昂贵。
  然而,有科学家指出,公众认知和相关研究的缺失才是最大问题。一些人根本不了解臭虫,他们可能遭臭虫困扰数月之久仍浑然不知,还以为自己发了疹子或患了某种疾病。还有一些人为避免虫害而把床垫和家具一扔了之,其他人捡便宜把这些东西带回家,自然也捡回了臭虫。而那些最终意识到虫患的人为了除虫,通常是购买现成的杀虫剂,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不过是让臭虫逃往其他房间或其他公寓。
  科学家已经开始聚焦控制臭虫死灰复燃的新途径。2006年,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和人们家中记录臭虫对杀虫剂的耐药性。最近,他们又开始研究臭虫生物学,期望找到臭虫的致命弱点。2009年,研究发现,喷洒用臭虫警报信息素合成的杀虫剂,可以让臭虫爬出藏身处。所谓警报信息素,是指动物在面临压力或感应到危险时释放的化合物。2010年底,研究发现,臭虫幼虫会释放一种特异的警报信息素,以阻止雄虫与之交尾,这可以被用来完全阻止臭虫交配。
  
  狡猾的藏匿
  白天,臭虫藏身床垫、家具、寝具及地板和壁板之间的缝隙中。
  咬得人发痒
  臭虫咬人时会释放一种麻醉剂。但臭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在叮咬处造成过敏反应,使人发痒。
  热死臭虫
  经过热处理后,死了一大堆臭虫。
  狗嗅臭虫
  西方一些害虫控制公司已开始利用狗来发现臭虫藏匿处。
  臭虫怎样繁殖
  繁殖对于雌性臭虫来说既容易又严苛。臭虫繁殖依赖创伤授精,即雄虫用自己的尖利性器官刺穿雌虫腹部,让精子穿越雌虫体内的液体,最终抵达卵巢。成年雌虫能进行多次交配,但交配过程对幼虫来说是致命的。为阻止这种情况发生,雌性幼虫会释放一种警告信息素,从而阻止雄虫与它们交配。
  
  死硬的臭虫
  臭虫成虫长度为4~5毫米,宽度为1.5~3毫米。新孵化的幼虫身体透明,体色较浅。臭虫寿命取决于种类和进食。虽然臭虫不进食也可能活上一年,但正常情况下它们每5~10天进食一次。在寒冷气候条件下,臭虫能活大约一年。在温度更适宜活动和进食的条件下,臭虫能活2~5个月。
  臭虫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下存活。在16.1℃以下,成虫进入半冬眠状态,能存活更长时间。在-10℃以下,臭虫至少能活5天。一旦温度低到-32℃,臭虫只能活15分钟。臭虫对脱水的忍耐度也很高,在35~40℃和低湿度条件下,哪怕体重减少1/3,臭虫照样能存活。不过,幼虫比成虫容易被干死。温带臭虫的致死温度更高,达到45℃,一旦温度超过46℃,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都会在7分钟之内死亡。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条件下,臭虫活不了多长时间。但在几乎纯粹是氮的大气中,臭虫至少能活72小时。
  臭虫的天敌包括猎蝽、蟑螂、蚂蚁、蜘蛛、白蚁和蜈蚣,厨蚁的毒素对臭虫来说是致命的。不过,用生物手段清除居民家中的臭虫并不可行。此外,哪怕臭虫是在90天之前吸食人血的,其血液中仍可提取到DNA,这可能会让臭虫成为一种法医工具,通过它辨识什么人被吸了血。
  
  藏在家里的害虫们
  当你喜欢的羊毛衫上出现洞洞了,你就知道有虫了。可是,哪怕有数百万只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虫潜伏在你的衣柜和地毯中并且饕餮你的食物,你都可能并不经常地仔细观察它们。最近,科学家对夏季活跃于人们家中的虫子进行了电子显微扫描,其结果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科学家说,生活在你家里的许多害虫都很渺小,你看不见它们,所以对它们并不在意——直到它们造成破坏。扫描电子显微镜运用电子而不是光线来创制物体的三维图像。电子是环绕原子的微型带电粒子,而我们能看见和触摸的任何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拍照过程中,科学家为这些虫子覆盖一层薄薄的金或铂,否则虫子们就会在拍摄过程中被热死。拍照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这样电子们就能成束穿行并且产生图像。
  科学家公布的这些150倍变焦摄影照片,以惊人的细节展示了多种专吃木头的木虫。这些丑陋的家伙非常贪婪,能对你心爱的沙发、餐桌和椅子造成大面积破坏,7月才爬出来进食,到8月已经大腹便便,到夏末,这些恶魔们已经胖得足以蜕皮、化蛹、变成成虫。不过,科学家说,到那些阶段,它们中的大多数已不再危及你家,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幼虫为害。比如,当你注意到衣蛾飞来飞去时,它们已经不再吃衣服,因为它们在幼虫阶段已经吃得很饱了。每只衣蛾成虫一次产卵40~50个,在这一阶段杀虫效果最好。衣蛾一般只吃像棉、毛、羊绒、皮毛或丝绸之类的天然纤维,因此越值钱的衣物越容易被它们糟蹋。
  为防虫害,科学家建议,人们保持家中及衣物清洁,为木头涂上清漆。科学家同时也提醒人们:彻底清除害虫是不可能的。
  
  臭虫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图中以紫色和红色凸显了能穿透人皮肤的臭虫口器。
  这只白蚁工蚁不仅吃木头而且吃地毯。
  一只普通家具甲虫正从一个木洞中冒出来。
  这本书被白蚁糟蹋得不成样子。白蚁喜欢吃木头和纸,能对建筑物和家具等造成巨大破坏。
  当心你家中的食物:德国蟑螂不仅污染食物,而且要吃牙膏和书籍。
  地毯甲虫的幼虫是一种主要害虫,它们喜欢吃包括皮毛、羽毛、毛发和皮革在内的动物材料。
  这种衣蛾以棉和毛为食,因而会损坏昂贵的衣物。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问题,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融合,创新地将“双创 精准扶贫”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工贸特色的“互联网 ”农村电商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中网购的居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村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细致清理,M49所有文物都被安全提取并送回文保中心合理保护,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10月27日清晨,我正检查浮选土样,同事李佩突然过来说:“龚老师,M32填土比较奇怪,您过来看看。”  M32是一座长约6米、宽约1.2米的中型墓葬,当确认墓圹范围后,我们发现填土很杂乱,因此初步判断墓葬已被扰乱,并未重视,所以安排逐层发掘。而此刻,当我跟随李佩过来后看到:墓圹第一层杂乱填土已被清理完,
10箱货到了,麻烦验收一下!
期刊
天花感染到人体后有12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感染者可以正常生活,丝毫不会意识到这可能已经是自己人生最后的日子了。到了第13天左右,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爆发出来,涌入感染者的血液,感染者会发热、头痛、呕吐,强烈的身体疼痛让感染者病倒在床。不过,这时他(或她)可能还怀有希望,以为自己只是患了流感而已。  到了17天左右,希望破灭。感染者的舌头和嘴最早出现红疹,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身体,四肢集中出现大量充满黏
但是,荒野化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在自然中重新添加些什么?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那就是人类开始改造欧洲之前,这里原始的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是密林遮盖,还是一个更为开阔的、森林和草场相间的环境?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倾向于避免大量引入那些喜欢在开阔林地觅食的食草类动物;而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更想引入野生的食草动物,期望通过这些动物啃食青草的“拓荒能力”,让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终于实现了我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零的突破”。兴奋之余,黄花蒿作为青蒿素的来源植物,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黄花蒿到底是一类什么植物?下面,我们特邀著名植物学家杨斧老师给大家解密。  随着中国学者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消息的家喻户晓,“黄花蒿”“青蒿素”也开始引起关注。人们在关注这种多数人都可能还很陌生的物种的同时,疑
最近流感嚴重,爸爸跟妈妈都要加班。我只好又来你家蹭饭了。
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见的色彩,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究竟有何不同?  安蒂科带她的学生去公园写生,看着眼前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美景,她会问学生,“你们看到水面上那块粉红色大石头了吗?看到那片树叶的红色边缘了吗?”学生们都点头表示看到了。但直到多年以后,她才明白,学生们只是出于礼貌没有反驳她,事实上,在她眼中如此生动的美丽色彩,孩子们根本就看不到。  如今她知道,她之所以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饮食限制或许也可有助于延缓衰老。有实验表明,大幅度减少能量摄入,可延长蠕虫和老鼠的寿命,不过饮食限制法对人类是否同样有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持经常性的锻炼、多吃水果蔬菜等,都有助于延缓衰老。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但要彻底改变我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一些药物的结合,将会极大地延长人类的寿命。  延长人类寿命的前景非常诱人,但这类研究仍
传统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强力合成药物芬太尼以及牙医给你的维柯丁,都通过与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而起作用。这些受体有3种,分别是μ受体、δ受体和κ受体。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μ受体,药物激活一大串细胞信号,这些信号引发药物的镇痛效应。用神经科学的术语来说,阿片类药物是μ受体诱导剂而非拮抗剂,后者与受体结合并阻断受体,阻止细胞信号。当一种阿片类药物与μ受体结合时,药物会调低传导疼痛的神经数量。这当然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