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法及铜川降雹预报试验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传统概率统计方法在天气预报中的局限性,简要介绍了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中最典型的k近邻法的基本原理.根据冰雹产生的物理机制,选取当日08时的7个高空因子,以连续8年的248个完整的数据样本为基础,将k近邻法应用于陕西铜川5月份冰雹预报,得到了较好的准确率(TS评分最高达到了0.444).进而选取了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数据,运用优选出的模型做了进一步预报检验,TS评分优于实际业务工作中预报人员用的传统方法,以及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最后分析了实验结果,针对天气预报科学的特点,对k近邻法在其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展望.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也是被认为是最难的一部分,许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常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无法自如地运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缺乏对英语
以ARPS模式及其资料三维同化系统ARPS3DVAR和复杂云分析模块为研究平台,使用贵阳多普勒雷达的体扫观测资料,分析了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对云微物理量场的同化问题及雷达资料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应用地面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雷达、加密自动雨量站资料,对2007年7月8~9日蒙古东部冷涡天气系统下,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两次雹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雹暴均产生大量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方案对北京市2006年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统计评估,选择区域平均日雨量作为统计变量,北京市2006年共有43个催化作业日,其中41个为增雨作业日,作业区域位于北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对出现在陕西地区2006年8月14日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过程的发生与500 hPa短波槽的东移发展以及副热带高压迅速南退有密切关系,
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多彩,课题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实验、制作等操作类活动,观察、测量的研究类活动,讨论、评论、辩论的交流类活动.因此挖掘
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英语课程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课堂教学作为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就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怎样将小学
期刊
详细调研并收集了所有河外水脉泽寄主星系的射电观测资料(84个源).在6 cm和20 cm两个波段,“千脉泽”(其光度小于10个太阳光度)源的射电流量都大于“兆脉泽”源(其光度大于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