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切开一角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觉王国,精细而又幽深。镫骨,是人体中最小的一块骨头,可一旦它出现了故障,人就会顿时陷入无声的渊薮。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耳硬化导致镫骨不能振动,造成传导性耳聋。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除镫骨,植入一根肉眼难以看清的人工镫骨。可是,植入人工镫骨后,患者虽然恢复了听觉,却时常会感到头昏眼花、天旋地转,走路、骑车也摇摇晃晃。患者依然沉浸在痛苦之中。
  面对这种情形,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耳外科专家王正敏教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他遍查医学典籍,希望从浩如烟海的医学经典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他反复做实验,期盼着在观察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时候,忙碌到夜半更深刚刚睡下时,突然又想到点什么,就急忙跳下床找纸笔把那个想法记下来。终于,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内耳前庭椭圆囊与球囊之间有一个小小的三角形隐窝,如果能在人工镫骨上也切出一个小小的楔角,就能使之更加匹配。楔形人工镫骨应运而生。
  王正敏教授为500例耳硬化患者做植入楔形人工镫骨手术,没有一例出现耳聋、面瘫、晕眩等常见并发症,听力提高率达99.8%,而国外同类手术的并发症则要高出很多,几乎每200人就会出现一例。世界著名耳鼻咽喉科权威费希教授说:“王正敏开拓了耳外科的一片新天地。”
  楔形人工镫骨只是将原来的人工镫骨切出一个小小的楔角,就能使传导性耳聋患者的痛苦大为改观。这种改良看似简单,但它又是多么來之不易!正是这种简单的改良,给传导性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成就了世界耳外科医学发展领域里一座闪闪发光的里程碑。
  静心畅想,人生的幸福,莫过于发现一种能改善我们命运的简单方式;而这种简单可能不是别的,它就是切除生长在我们心灵深处导致我们痛苦不安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只是这个三角,我们还没有发现。
  (编辑一昕)
其他文献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是余虹的朋友,还是他博士论文答辩会的主持人。朱教授说,余虹生活经历很坎坷,但这一切绝对不是造成他自杀的原因。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12月5日13时用跳楼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12月7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采访,追忆与缅怀曾经的爱徒、挚友余虹。    朱立元教授在主编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新课预习阶段,通过精心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生语文预习的被动现状,则更需要我们在学习的准备阶段积极地去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否有良好的问题情
公元1084年,李清照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李格非是当时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经史学家。南宋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评论他“文高雅条鬯有义味,在晁秦之上”,说他文格高雅,富有逻辑性,有义理,水平超过了“苏门四学士”中的晁补之和秦观。李格非主张“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强调文章应真实自然,有真实情感,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提倡创作要不落俗套,独辟蹊径。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李
作者为谁、是否原创无关宏旨,赝品在引导人们探询原作的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艺术繁殖与人类繁殖有相似之处,我们不都是祖先DNA的复制品吗?    “赝品伪造如同伊甸园的苹果树一样历史悠久。”与抄袭困扰学术界一样,赝品一直令艺术品收藏家和拍卖行感到头疼。2005年,经营古玩生意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夫妇,精心炮制了一幅19世纪俄罗斯著名画家伊万·希什金的大作,让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成为当今最著名的赝品受
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四川北部最大的地震伤者与灾民安置点。    突如其来的强震侵袭,让绵阳的天空、大地失去了往日美丽,也让绵阳的日常生活改变了色彩。  绵阳,在此次汶川地震中,以宽阔与悲悯的胸襟,接纳了数以万计的灾民。  绵阳人说,我们都是北川人。  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四川北部最大的地震伤者与灾民安置点。记者奔波在北川南下绵阳的路途中,随处可见满身尘土的灾民,成群结队地,从北川、江油、平武等附近受灾
苏教版九语(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被人们公认为是苏轼的第一首有代表性的豪放词。这首词借行猎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作者当时不过四十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然而却自称“老夫”,颇有意味。  “老夫”是德高望重的年长男子的谦虚自称。现代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三四十岁就算半老,因为古时医疗保健条件极差,人们的寿命比较短.七十便已古稀。但仅仅一个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在思想、内容上堪称典范。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无论从当前的语文课程目标还是从课程内容看,中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主要锁定“领悟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诵读”、“背诵”等目标。基本停留在强调识记的陈述性知识的层面上,而古诗词中所蕴藏的技能、策略层面的要素却被教者甚至编者淡化了。  与散文、小说等文体一样,古诗词同样具有很强的“经典
學校江苏省盐城市葛武初级中学  指导教师孙洁
贾平凹的《月迹》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美文。阅读后,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贾平凹先生笔下所流露出来的朴实。这种朴实犹如夏夜饭后在院子里与邻居那个不善言辞大哥闲谈中聊起的那些童年旧事。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激情的演说,也没有勾人的悬念,有的只是难忘的记忆与平和中淡淡的向往。  一、朴实中的生动  朴实的语言并非苍白无力。《月迹》中无论写景还是状物,处处透露着逼人的灵动。他人写月不是对乡土和亲人的怀念,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脍炙人口,历来被视为其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写照。本文要探讨的是其中“归去”二字。  《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