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中的六大矛盾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主流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经济学”,因方法论等方面的缺陷,体系中充斥着各种严重的逻辑矛盾。概括起来说,矛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以“稀缺”为前提假设却得到“普遍过剩”结论的矛盾,以资本主义为对象但内容中却没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矛盾,微观与宏观合为一体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矛盾,数学严谨与颠倒因果关系的矛盾,自由竞争最优与在现实中波动最大的矛盾,反周期政策与缺乏周期理论之间的矛盾。可见,以主流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经济学,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神圣,而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理论体系。这种情况,对将其奉为圭臬的中国经济学界来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万老师,您好。作为一位在中外关系史、明史、白银货币史等研究领域和全球化、晚明社会变迁等重要问题上颇有建树的学者,您的求学经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注意到,您步入史学殿堂并以之为终生志业,不单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还较早受到多位史学前辈的亲身教导,其影响贯穿于您的研究选题和成果著述中,延续至今。
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领域有新的拓展,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教育理论、加快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主要依据2005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论文,对若干前沿与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唐宋变革既是一个政治、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文化转型的过程。从宋代儒家和历家关于历法争论这一具体角度切入,可以发现,两者在关于历理和历数、上古历元和近世历元、左旋和右旋等问题上发生过分歧争论。宋儒普遍认为,汉唐以来,历法参杂“夷法”,雅正精义遗失,导致历差,他们在内心建构出一个完美精确的三代“古历”,以恢复雅正传统为己任,把探寻古历中的精髓“历理”作为终极理想,着重进行历法的理论探索,并希望据此制出完美无差的历法,作为他们复兴儒学和开创治世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形成所谓“儒家之历”。宋儒以这一想象的完
畲族与“中原移民”以及古越土著所构成的多维时空关系,是东南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东南地方文献中“蛮獠-畲”叙事的再解读表明,畲族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族名继替或族体延续的过程,还是一个“畲/汉”边界流动的过程。与之同步展开的,则是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生态经济变化、文化实践、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的不断重构。这一过程实际上塑造了明清以后该地区族群关系的基本格局以及地方社会的结构和文化面貌;而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则是整个东南区域从“豪酋社会”演变为“家族社会”的一个基本“结构转型”。
王承绪,男,江苏江阴人,生于1912年,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杭州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及“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部分的副主编,并合作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先后出版《伦敦大学》、《比较教育学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教育原理》、《民主主义与教育》、《高等教育系统》、《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等专著、编著、译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1993年被英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在由乡村向城镇转移的第三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会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要素配置方式变迁,这一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和劳动市场一体化时期。在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资本的相对短缺,决定了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极其低下,未能对城镇房地产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只有当经济发展接近或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中国由二元经济结构时期过渡到劳动市场一体化时期之后,农村剩余劳动
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生产力范畴被摆在理论系统的“最高”位置上,但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之内生动力问题迄今并没有得到解决。马克思一再强调生产力的“物质性”,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特殊历史境遇以及他所面对的主要理论研究任务是直接相关的。后人将生产力的性质归结为“能力”、“要素”乃至“科学技术”等,其实只是在重复问题而非解决了问题;至于生产力发展的“自发论”,实际上等同于什么都没说的一种遁词。生产力作为人的实践能力,其本质规定性可归结为具有代际可累积性和横向可传递性的知识;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并不是“自发的”,其内生动
张爱玲的叙事话语中可以观察到两种明显的因素:一种是以细腻真切的语言来表现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质地;另一种则是以那些常常出现的怪异的意象、警句与段落为标志的对日常生活的中断。这两种因素在她的小说中的各有偏重,据此可将她的小说分为两类:一类偏于“传奇”,另一类则更近于“日常”。不过整体效果上的“畸轻畸重”,并没有掩盖每类小说自身内部同时并存着“两副笔墨”,这使得她的两类小说都处于“双向改造过程”之中:那些较为“传奇”的小说不脱日常生活的逻辑,而偏重“日常”的小说也常会表现“平淡中的恐怖”和现代人生的“不对”。对于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当时在对待中西文化互为相悖的文化态度的背后,正隐含着知识群体对现代性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随着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不同文化流派对此进行着不同的回应,这对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文化新体系重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知识群体对“西方”的充满矛盾的接受,新儒学的复兴,重建人文价值体系,回到当下性的马克思主义等等文化选择,构成了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化构建的绚丽图景。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既面临着内在性全面转型的需求,也面临着西方现代性东移的世界性思潮的碰撞。中国
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滞后,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有限,导致农村教育缓慢甚至艰难的状况,出现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且生均投入水平偏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倾斜、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以湖北省为代表的中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塌陷”现象,日益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湖北省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渐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应当把农村教育发展列入其中,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