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源激发子对采后葡萄果皮抗性产生的诱导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细胞壁提取法从葡萄采后致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中提取出激发子.在采前一周用激发子处理葡萄,研究激发子诱导葡萄采后抗病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经激发子处理后,果皮内与抗病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贮藏期自然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降低,其中以125μg·mL-1处理效果最好,果实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比对照降低500%左右.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2006年6月上旬,本县某猪场发现部分生产母猪发热,不吃或少吃料,间接性咳嗽,继而发生流产和早产。7月上旬存栏的360头肉猪和部分种公猪又同时发病,高热、不食、腹式呼吸、呕吐和部
根据对黄龙山林区经过抚育、渐伐和封育措施的3类油松林种群开展样地调查,研究了3种培育措施对油松林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运用时间序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偏方"对支气管哮喘重度及危重发作时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重度及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其中服过"偏方"超过1年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服药者32例作为对照组,
阅读推广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但作为阅读推广主体的阅读推广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角色模糊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推广人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在借鉴公关人员角色
为了确定沙拐枣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最优播前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10种沙拐枣植物的种子进行了磨砺、硫酸和热水浸泡、冷藏、种子浸出液处理,然后进行发芽实验研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方有关身心发展的文化体系进行研究,剖析舒斯特曼实用身体美学诞生的基础和环境,尤其对舒斯特曼身体美学进行诠释,深入了
以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基础上,对植被类型在地形上的分布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上升,各种植被类型依次出现和消失,呈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