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府“趋”“送”与六朝文学“写送”说的关系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是乐府中的术语,早期称为"趋",至吴歌西曲称为"送"。六朝文学理论中的"写送"以及"写送之致"说便是在乐府"送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趋"、"送"还是"送声"或"写送",其本意都是追求源自音乐的声韵之美。"写送之致"所包容的审美内涵实则就是后世重要美学范畴"韵"的主要内容,这种吻合提示我们:"韵"的美学理论与"声韵"不仅有着本然的联系,而且由音声引发审美意蕴是"韵"的审美内涵构建中最基础、最本始的内容。
其他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与现代文学研究室承办的“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香山举行。来自全国近代文学研究界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台港澳文学、文艺理论、外国文学各领域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影响专业化分工因素的调查及动因分析,选择结合评价法并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属性水平的效用进行评价,确定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对策。
2012年8月8—10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教研室承办的“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在济南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280余位学者,就目前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研究与生成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借鉴“大文学”观念及修史方法,本文以20世纪初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大背景,文史兼容,考论并举,以期更宏阔地展现彼时浙籍文人感时应势、风生龙起的文学与政治活动。笔者不为研究对象弃文从政、复又弃政从文的表象迷惑,而悉心触探、发掘其所从事的文学与政治活动间诸种复杂深刻的交会、辩难、互动关系,力图开出新境。
“伤痕”阶段之后,“知青文学”中的乡村普通呈现一种“诗意田园”的景象。因为在知青作家所经历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乡村与城市恰好既意味着时间变迁,也意味着空间的变换,所以从城市与乡村带给人的生存体验、生活方式的不同,从它们所被赋予的不同的文化价值来理解那种“诗意”如何产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知青文学”作品的解读,来展现这一时期“知青文学”中普遍存在乡村的“诗意化”、“风景化”是怎么由时间与空间因素共同生成的,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这一阶段“知青文学”作品对“城市与乡村”的独
2012年11月8—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台湾趋势教育基金会协办的“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暨两岸艺文合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建平研究员主持了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开幕式,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张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著名文学批评家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港澳台学术交流委员会秘书长周云帆和台湾趋势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怡蓁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2012年12月8日-9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湖北大学文学院、三峡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弘毅大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50余位学者提交了5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围绕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实践、学术史清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近年来,随着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文学、文化的深入影响,文论研究越来越将注意力转向这一话题。2012年10月19-21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的“‘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正发生于这一学术背景。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河南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
2012年9月14至15日,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会议由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大学出版社、安徽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协办。与会6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学术机构,以及《文献》、《明清小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等学术出版单位。
2012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文学谱系研究高层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4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达云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教育部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首席专家赵辉主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