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联合CVVH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流滤过(CVVH)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其中43例(对照组)另予HP治疗、39例(观察组)另予HP联合CVVH治疗。记录两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于治疗前及治疗24 h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乳酸、胆碱酯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泥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试验制备了抗泥小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将抗泥小单体引入到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合成抗泥缓释型聚羧酸保坍剂,测试其抗泥性能,并与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的首发表现、治疗情况、胎儿/新生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
以商洛黄芩种子及一年生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外源壳聚糖(CTS)对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
采用2-甲基丙-2-烯基聚乙二醇醚和丙烯酸进行自由基共聚,以酸醚比分别为2.8、3.7、4.6,并调整链转移剂TGA用量,合成了适当主链长度和不同侧链密度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GPC、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小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血管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9例手指血管皮肤缺损患者,均行游离前
目的观察接受常规及手术治疗的脓毒症患者大黄素鼻饲后炎症指标及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病因治疗、抗生素应用、营养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