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守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为了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线上技术和服务平台应用等应运而生。因疫情防控需要,学生居家学习,在这期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学校和教师需要落实的工作。
  【关键词】疫情;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的管理相对比平时严格了很多。尤其是城市学生,生活、学习都有一定的限制。在长期性的限制环境里,学生的心理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好动性强,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想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再加上学生对疫情的严重性了解和掌握得不到位,使得学生觉得整天无所事事。后期,虽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了线上教学的渠道,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渴望。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环境限制,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受挫,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此,守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且关键。
  一、疫情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学生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本身就蕴含着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而学生是比较敏感和感性的,可以轻易察觉家长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也会在无形中将一些生活、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带给了孩子。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同时,长期化的封闭式生活,禁锢了学生的天性和自由,导致学生出现心态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形成,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学生的心态平衡和心理健康。
  (二)学生的心理疏离感和陌生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各方面的管理较为严格。因此,学生整天生活在家中,其人际交往和沟通只能依托手机、电话等设备来实现,但是利用信息技术的通话,并不能切实地增进学生的多元互动和身心自由。这就导致了学生心理疏离感和陌生感的提高,进而导致了学生思维的钝化和灵性的弱化。这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心理健康策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提升。
  二、疫情中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
  (一)“停课不停学”,充实学生生活
  疫情期间,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全国各学校都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工作。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给大家发送课程教学安排和课程资源包等,让家长准備信息技术产品,落实学生的教学实践工作。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确保学生能够正常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跟进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某些课程,也要求家长监督学生的学习,适时帮助、提醒,以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停课不停学,让学生没有过多闲暇时间担忧和焦虑,按照正常上课的节奏开展线上课堂的实践学习。由于原本生活被高度还原,所以学生还是遵照以前的方式进行生活和学习。构建学生熟悉的场景,是缓解儿童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搭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平台,互联互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学生接受教学的场地发生了变化,家庭场所成为学生学习的地点。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学校倡导建立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平台,从而推进教学实践工作。切不可因为疫情,让学生产生了学习上的倦怠和行动上的不足。因而,教师通过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开展视频家访等,及时地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心理方面的状况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同时,教师在线上教学实践工作的推进中,结合课程内容穿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提升心理健康指数。
  (三)班主任借助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规定每周开展一次班会课。因此,班主任根据主题进行精心地备课。疫情期间的班会课,班主任会让每个学生进行发言,阐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班主任用笔记录下来,后期通过家访或者打电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解决问题。班会课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了被关心、被关爱的温暖,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谈,更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让学生的心理建设防线更高,在面对问题时,其心理预防和应用能力更好。
  (三)依托谈心、对话交流等方式,缓解学生心理上的疏离感和陌生感
  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心理上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得到降低,适当的谈心和对话交流是少不了的。这种谈心和对话交流并不仅仅局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元化谈心和对话交流路径。教师和学生的谈心、对话交流是以平等的关系推进的。教师在这过程中,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在友好的氛围中阐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解,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早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而搭建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的作用也很关键。教师引导班上心态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多与情绪稍微负面的学生一起聊天、分享生活点滴。朋辈群体的交流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同辈群体中,学生之间会有意识地学习和进行适度的模仿,这对于心理建设效能低的学生来说,具有正向作用。
  (四)通过家访,切实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疫情期间,空间上的隔离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当下的状态,教育局倡导教师以“入户普访”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家访之前,教师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得家长的同意,并做好防控措施和体温测量工作,然后对每个学生开展家访工作。长期不见面的学生看见教师,既兴奋又开心,叽叽喳喳地向教师讲述疫情期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看着学生的乐观、欢愉,教师也会觉得很欣慰。同时,通过家访也更让笔者坚信,作为教师,传道授业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另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成为德艺双馨、心理健康的人。
  三、结语
  疫情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非常重要。弗洛伊德指出,儿童时代的经历和经验,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就可以看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间,笔者主要通过以上四个路径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震.促进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区域心理教研员的视角[J].现代教学,2020,453(8):23-26.
  [2]郭艳彪.中小学心育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参与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程培训项目有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0).
  [3]张汉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特征描绘——基于1994—2019年相关论文的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9).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低年级语文课堂实践经验出发,提出:抓好阅读中的关键问题,明确阅读任务,从文本出发深入理解未懂、难懂的字词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均是课堂实践经验之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策略;课堂实践  低年级的阅读应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想象力。因此,在低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时,本人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抓好阅读中的关键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番禺区对小学办学绩效进行评价与奖励,我校依据《番禺区小学办学绩效评价表》细则,不断完善办学规范、硬件设备建设、创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设置,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关键词】办学绩效;学校全面发展  为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深化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效益,自2010学年始,广州市番禺区开始对小学办学绩效
本报综合消息 为督促各地切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擬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通知》明确,各省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通报重点是各地作业时间达标
【摘要】立足校本教研,力促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校本教研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学校要重视校本教研,创新研究机制,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支撑,以健全教研制度为保障,采用多种教研方式,助推教学智慧和专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发展;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呈现出复杂化。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不能仅靠以过去的教学经验,要从学校存在的教学问题出发,
【摘要】沟通对初中班主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班级管理手段,这是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关键,能够为班级学生的管理奠定基础。创造沟通艺术条件,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现状。本文介绍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以初中生为例,重点围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平等民主氛围、多样化沟通方式、因材施教展开沟通、表扬激励等方面,就相应的沟通艺术应用策略展开探讨,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参考与帮助。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繁琐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班主任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的方法。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让具有相似年龄、相同背景或共同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等具有“共性”的人相互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知识,相互影响,引起共鸣,促使青少年教育内化,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同伴教育;導向;规范;激励;共进  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余载,我一直在不断探索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力
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偏远山区,本地无企业、无工厂可提供就业,家庭只靠耕地收入已不能解决目前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故而,大多数青壮年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外地或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就成为山区学校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或许是因为常年缺失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情绪得不到正常的舒缓和排解,他们习惯用冰冷的外在掩饰内心的孤寂,用防御的方式保护脆弱的心灵,以致留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小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受到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而这些能力将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措施  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重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最后从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四个方面指出如何才
好些学生惧怕作文,不知如何下笔,总想逃避,写作时马虎应付,作文质量不理想。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通过“快乐作文”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快乐作文”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深信这句话:“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是让学生有书可读,笔者每学期都到
【摘要】中高职的衔接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两者之间的衔接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本文从对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规划,并设计一套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食品专业;中等与高等职业对接  早在 2011年,我国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强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