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版教材开始投入运用以来,推动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了课堂改革。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快乐,也学会了许多知识,使我身心都得到了发展。现把我在课改学习的一点心得总结出来,敬请大家指正。
一.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一改过去由老师一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独唱局面,转为了“百花齐放才是春”的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课堂形式。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九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竞赛制,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样互动学习,带我们的课堂走进了轻松驿站,一下子从过去的那种束缚下解放了出来,心情轻松了,身体轻松了,说话轻松了,气氛轻松了,总之一切都轻松了。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为一题争得面红耳赤。无论孰对孰错,辨的是真理,辨的是能力,最后由老师点拨,答案水落石出,大家记忆非常深刻。在这样的教改下,心情轻松了,学习形式变化了。
二.老师讲课时间的把握
老师讲课要把握讲的时间。我校的“课内比教学”比赛时,会专门让一位老师记时,规定每节课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否则倒扣分,可见学校也是极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体现课改的精神。但我认为这样还是有些死板。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可以机械操作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智力、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每节课都有其不期而遇的问题,每个班级接受的能力有所差别。事实上,一节课讲还是不讲,哪些地方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讲多少时间,是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反映情况来定的,决不能搞“一刀切”。
三.课改中的困惑
我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吗?老师上课讲得少了,给大家要求记忆的少了,一下子转向由学生自己做主,会不会降低学习效率,学生自己能否把握学习重点难点?我校的课堂,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按“自主——合作——探究”三步走。课堂上老师利用导学案,把学习目标、自学提纲呈现出来,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课本。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不同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大部分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最后的疑难问题再交由全班讨论,经老师点拨,也会迎刃而解的。探究学习阶段,老师会在课堂上适时点化,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引领大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知识延伸到生活,达到了既育知又育人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中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经过两年的训练学习,开始的困惑也就没有了。
四.我在教法上的新尝试
1.例题教法: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让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还是可以把握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的。
2.公理、定理教法: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可以先复习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概念教法:教学概念时,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六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4.应用题教学: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从而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只要我们善于总结,乐于学习,我一定能做个与时俱进的好老师。
(作者简介:夏宝珍,女,汉族,本科学历,中教二级职称,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实验中学任数学教师。邮编:442300;电话:13508675600;信箱:782321261@qq.com、zxxbz1228@163.com。)
一.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一改过去由老师一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独唱局面,转为了“百花齐放才是春”的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课堂形式。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九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竞赛制,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样互动学习,带我们的课堂走进了轻松驿站,一下子从过去的那种束缚下解放了出来,心情轻松了,身体轻松了,说话轻松了,气氛轻松了,总之一切都轻松了。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为一题争得面红耳赤。无论孰对孰错,辨的是真理,辨的是能力,最后由老师点拨,答案水落石出,大家记忆非常深刻。在这样的教改下,心情轻松了,学习形式变化了。
二.老师讲课时间的把握
老师讲课要把握讲的时间。我校的“课内比教学”比赛时,会专门让一位老师记时,规定每节课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否则倒扣分,可见学校也是极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体现课改的精神。但我认为这样还是有些死板。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可以机械操作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智力、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每节课都有其不期而遇的问题,每个班级接受的能力有所差别。事实上,一节课讲还是不讲,哪些地方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讲多少时间,是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反映情况来定的,决不能搞“一刀切”。
三.课改中的困惑
我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吗?老师上课讲得少了,给大家要求记忆的少了,一下子转向由学生自己做主,会不会降低学习效率,学生自己能否把握学习重点难点?我校的课堂,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按“自主——合作——探究”三步走。课堂上老师利用导学案,把学习目标、自学提纲呈现出来,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课本。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不同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大部分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最后的疑难问题再交由全班讨论,经老师点拨,也会迎刃而解的。探究学习阶段,老师会在课堂上适时点化,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引领大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知识延伸到生活,达到了既育知又育人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中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经过两年的训练学习,开始的困惑也就没有了。
四.我在教法上的新尝试
1.例题教法:此法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板演练习、指导自学、学生评改、教师讲评”五个环节。“板演练习”应抽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板演。针对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开路排难,为精讲提供可能。只要多练,不断进行正误对照,让学生说每一步的运算依据,还是可以把握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的。
2.公理、定理教法:以归纳发现式教法为主。此种教法,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材料、启发他们发现新知的机会。可以先复习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概念教法:教学概念时,课前把主要新课内容简要说给学生,指出重难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和相关知识点的内容,采取“讲解阅读议论练习”教法。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联想,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课上组织同学把读书产生的问题都提出来,六人一起议论,用书本知识加以回答。对于解答不了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求得彻底解决。最后再小结、巩固练习。
4.应用题教学:以“读议究讲练”为主。因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明显,故重在分析、理解题意,然后以列表、画示意图为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要让学生先阅读再议论,然后和老师一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未知,进而掌握列方程的方法、步骤,从而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只要我们善于总结,乐于学习,我一定能做个与时俱进的好老师。
(作者简介:夏宝珍,女,汉族,本科学历,中教二级职称,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实验中学任数学教师。邮编:442300;电话:13508675600;信箱:782321261@qq.com、zxxbz12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