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有节利养生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为心声,话从口出。不少老年朋友喜欢聚在一起唠嗑,这是一件好事。然而,话说得过多,未必对养生有益。
  历代养生家大都主张节言少语,以此促进健康长寿。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说:“言语谈笑,能行不妄失者,可延年益寿。”他强调“亲故邻里来相访問,宜量力谈笑,简约其趣,得欢适,不可过度耳。”金人李东垣有《省言箴》一文,其中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切宜省言而已。”将“省言”作为养气的主要方法。清代曹廷栋则对老年人言语谈笑具体化,他在《老老恒言·见客》中说:“喜谈旧事,爱听新闻,老人之常态,但不可太烦,亦不太久,稍有倦意而止。客即在座,勿用周旋,如张潮诗云:‘我醉欲眠卿且去’,可也。”
  言谈要注意意守和禁忌問题。所谓意守,是指在言谈时要集中思想,以意念领声。孙思邈在《千金翼方·道林养性》中说:“慎言语,凡言语读诵,常想声在气海中。”气海,有上、下之分。上气海指胸中两乳间的膻中部位;下气海指脐下丹田部位。“想声在气海中”,这种方法类似气功的意守法,能防止神气耗散,使言谈不至于伤身。
  关于言谈的禁忌,《论语·乡党》说:“食不言,寝不语。”《千金翼方·道林养性》中说:“不得寝卧多言笑,言则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行不得语,行语则令人失气。”“勿能冷开口大语为佳。”可见,古人强调寝卧、饮食、行走和遇冷时,不得言谈或大声言谈,因为这会影响睡眠、五脏功能、食欲和消化功能,过多耗散精力,损伤肺气,故均在所忌之列。
  古代养生家倡导言谈有节,注意禁忌等,是颇有道理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注入输卵管内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目的:探讨局部包围式缝扎减少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术中出血。方法对我院2004~2013年31例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病例总结,对局部包围式缝扎减少术中出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例中
名人养生“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
目的::探讨235例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患者中130例是由外伤引发的,占55.2%,75例是由药物引发的,占31.9%,
唐代名医孙思邈活了101岁,在那个时代确实属于罕见的高寿老人。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写了一首“三少歌”作为回答: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三少,神仙诀了。  第一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可以用苏东坡的一句诗来加以解读:“安心是药更无方”。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对人的感情情绪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情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因客观外界事物的不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腹腔镜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B超、CT术前诊断胆囊管结石8例,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2例,中转开腹3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 B超结合CT检查在术前只能对部分胆囊管结石患者做出诊断,术中应特别注意胆囊管结石的存在,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技巧是术中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
如今,退烧药的剂型非常丰富,除了片剂、胶囊、滴剂、栓剂,还有贴一片就能退烧的贴剂。但它们的药物属性几乎都属于一类——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吲哚美辛等。而且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使用时有“三怕”。  一怕重复用药。人们都知道服药量越大对肝肾损害的风险越高,却可能忽视了同类药一起用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同时服用两种药,相
目的::对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1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情特征进行研究。结
皮炎平、皮康王、肤轻松……一看这些药名,我们就知道它们是皮肤病用药,但你知道吗?它们的药物成分可能完全不同.老百姓选择时很容易“时错号”.rn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