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Ⅱ.有机物料与磷肥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s5c112j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团粒法工艺,利用味精厂玉米淀粉制糖形成的糖渣(A)作为有机原料,与磷酸一铵复混制成有机无机复混磷肥,运用土柱栽培试验研究等磷(设置低、中、高3个施磷水平)投入条件下不同有机无机比例的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对玉米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中、高磷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单株玉米籽粒产量平均比化肥磷处理分别提高19.14%、11.29%和37.83%,且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比对应的有机物料处理的增产幅度大于化肥磷处理比对应的不施磷肥CK处理的增产幅度,有机物料与化学磷肥复混,明显提高了化学磷肥的增产效果。2)无论是施用化学磷肥还是有机无机复混磷肥,玉米植株的含磷量大都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不施磷肥的CK处理,可能是施用磷肥大幅度增产引起的"稀释效应"所致;但施用磷肥处理的植株吸磷量却明显高于不施磷肥的CK处理。3)有机物料与化学磷肥复混具有优化化肥养分利用和提高化学磷肥利用率的效果。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玉米植株吸磷量比化肥磷(P)处理分别提高12.58%、2.82%和33.42%;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化肥磷素表观利用率分别平均比化肥磷处理提高了16.59、1.21和16.04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本文对最近十多年编钟的发现、测音结果进行评述 ,进一步探索了礼乐制度等方面问题。西周甬钟 ,年代最早的三件组已提前到康王昭王时期 ,穆王前后存在四件组的提法得到证实。
针对部分地区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过高及水稻移植密度越来越低的状况,选择2个早稻和2个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植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两因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和
音乐考试学是音乐学院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文章以案例分析与实验报告来尝试、呼应作者在《音乐考试学论略》①中提出的相关研究方法,并侧重于音乐理论类考试质量的研究。“
文章以《黄钟》杂志创刊20周年的成功业绩作为切入点,总结中国音乐学术期刊的现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期待音乐学术期刊未来的美好发展。
中国古代的声乐理论著述颇丰,近年来,针对于此的研究逐渐多起来,这对认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这块瑰宝大有裨益,对建立中国声乐学派亦有帮助。本文通过述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
文章就中国期刊网1994-2004十年间中提琴学科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针对其文献研究方向、作者发表文献数、各期刊发表文献数、文献发表年份四个方面进行了客观的
对吉林省2014年空气监测数据,比对国家环保部秸秆焚烧火点的数量,利用AQI空气质量指数技术规定,设计了三种比对方法。通过比对看到,秸秆焚烧对吉林省2014年空气质量评价产生
汉画像是在汉代贵族墓葬中广泛存在的,兼具建筑材料与美术作品二重性质的石、砖质构件上刻制的形象,其中有很多音乐、舞蹈形象。我国有几个汉画像的集中区域,南阳的汉画像数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其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以及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又通过理论性的分析论证得出未来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和
以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2003—2018年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发生情况的历史数据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等级划分体系对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混合发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