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肝移植术后新生肝未分化肉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9岁,肝硬化肝移植术后1年余,随访发现肝占位4天。

症状体征

夜间盗汗半月,无腹痛、腹胀,无黄疸,无寒战、高热。腹部体格检查:右上腹陈旧性疤痕,肝脾肋下可及,余阴性。

诊断方法

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肝右叶低密度团块,增强后外周明显环形强化。18F-FDG PET-CT示肝右叶低密度团块伴环形18F-FDG代谢增高。肝穿刺活检病理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肝未分化肉瘤。

临床转归

术后5月肿瘤复发转移。

适合阅读人群

核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肝脏外科

其他文献
病情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6年,活动后憋喘5年"就诊。自幼嗅觉缺失,鼻窦炎及中耳炎病史十余年。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患者成年早期开始无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黄痰,间断应用抗生素及化痰平喘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体征听诊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隙内0.5cm处可触及心尖搏动。诊断方法经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8ppb,胸腹CT:内脏转位,双肺多发囊状支气管扩张。刷检气道黏膜送检透射电镜见纤毛部分外动力臂缺失及复合纤毛形成。高速视频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摆动频率减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DN
病史摘要孕妇,30岁,0-0-0-0,因"孕38 5周,咯血伴意识丧失2分钟"入院。孕期我院定期产检,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史患者初中有一次咯血经历。症状体征急诊查体呼之不应,面色发绀,休克指数0.93、氧饱和度85%,胎心100次/分。急诊接诊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后,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诊断方法通过各种辅助检查和体征鉴别诊断后,考虑呼吸道出血转至呼吸内科治疗,经肺动静脉造影明确为患者左下肺有多处肺动静脉畸形破裂。治疗方法在病情危急时刻,麻醉科团队及时心肺脑复苏,产科团队快速行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
病史摘要患儿,男,13岁,因"便血伴头晕1天"就诊我院。症状体征嗜睡状态,贫血貌,皮肤及甲床苍白;血压92/50mmHg,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约2s,腹部平坦,腹部触诊软,未触及异常包块,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诊断方法血常规: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计数322×109/L。凝血系列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3.9s,纤维蛋白原2.23g/L。入院24小时内给予输血10U,血浆400ml,患儿4次排血便,血红蛋白复查波动在46~67g/L,诊断为:1.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2.重度贫血。治疗方法入院后给予输血及止
病史摘要患者,女,56岁。因"查体发现右肾肿瘤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查体发现右肾肿瘤,其时无腰腹部疼痛,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无心慌胸闷,无腹胀腹泻,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子宫切除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症状体征患者无不适。双侧肋脊角无异常隆起,双侧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侧输尿管行径无压痛,无叩击痛。耻骨上区无压痛,未触及充盈膀胱。双下肢无水肿。诊断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肾肿瘤,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合并血管母细胞瘤。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肺部磨玻璃影反复抗感染效果不佳入院。症状体征咳嗽、咳痰反复发作,且痰性质由起初的淡黄色痰转变为金黄色蛋花样痰液,偶咳条形痰。出现过1次发热(持续数小时),无呼吸困难。右中、下肺可及少许湿啰音,杵状指(-)。诊断方法经核素淋巴管显像诊断淋巴循环障碍所致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治疗方法经选择性淋巴管栓塞术处理病变淋巴管后患者症状缓解。临床转归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咳痰明显减少,偶有白痰,未再咳出管型痰。适合阅读人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病史摘要车祸致多发伤24天。24天前患者骑自行车时被货车撞伤,伴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及伤口活动性出血。外院诊断为"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闭合性胸部损伤、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3.闭合性腹部损伤,4、右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5右股骨远端骨折",当急诊行"剖腹探查、肠系膜破裂出血修补、大网膜破裂缝扎止血、胸腔闭式引流、右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清除缝合"手术。为进一步诊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收入我科。症状体征右小腿近端前侧可见长约4cm手术缝合伤口。右膝关节周围压痛、叩击痛阳性,轴向叩击痛阳性,骨擦音
病史摘要患者老年女性,5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 天,胸闷、喘累1周来我院就诊,发病期间伴畏寒、盗汗,期间咯鲜红色血液1次,约1ml,于当地诊所就诊,治疗后无效,后因活动后喘累,平地行走100米即需要休息,病程中逐渐出现活动后喘累,病情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因提示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后来我院治疗。症状体征咳嗽、咳痰、胸闷、喘累,伴咯血。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及18F-FDGPET/CT均提示心脏病变伴纵隔淋巴结,因此行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进行淋巴结活检。治疗方法行抗感染、抗凝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4岁,因"孕39周4d,见红3d,下腹痛8h"入院。患者孕期内间断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多次查腹部超声未能明确诊断。产后出现腹痛加重,行多项检查,包括腹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肠套叠。既往有多次促排卵人工授精史,母亲患有乙状结肠癌。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可见肠型,腹软,全腹压痛阳性( ),无明显反跳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阴性。诊断方法腹部X线检查提示肠梗阻,腹部超声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肠套叠,开腹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占位
病史摘要患者,女,65岁,以"恶心伴反酸、嗳气25d"就诊,超声发现肝占位。症状体征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诊断方法18F-FDGPET/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伴FDG异常高代谢;脾内两稍低密度影,伴FDG高代谢;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右叶肿物穿刺,免疫组化结果:AE1/AE3(-),CD3(-),CD20( )、Bcl-2( ),Bcl-6( ),CD10(-),CD30(-),C-myc(30%阳性),MUM1( ),原位杂交结果:EBER(-),倾向
病史摘要男性,26岁,准广泛耐药结核菌,病程1年,参加NDIP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根据用药史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为:环丝氨酸胶囊0.25g,2/日、利奈唑胺片600mg,1/日、吡嗪酰胺片0.5g,3/日、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12g1/日、富马酸贝达喹啉400mg,1/日(两周后贝达喹啉调整为200mg,3/周)。用药2个月后反复出现心悸、手颤、出汗、乏力等症状,偶伴头晕。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意识清,双手震颤,心率增快,血压正常,余无阳性体征。诊断方法发作时测血糖,血糖低,停用富马酸贝达喹啉、注射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