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纽带,也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而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有效问题”的设计和利用。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完全由教师设计,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2)问题缺乏伸展性,缺少思维内涵。(3)问题缺乏系统性,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和整合。(4)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教学情境。(5)问题过于宽泛,学生难以把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使用两方面,谈谈如何确保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教学的落脚点。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问题的设计要分类指导。
  问题的设计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凸显思维含量,做到基础性和综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以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八个问题,分别是:(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探索中的失误?(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如何从政治、经济上向社会主义过渡?(3)“一五”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实质如何?它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5)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什么会掀起?各有何特点?结果怎样?(7)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怎样的破坏?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沉痛教训?(8)从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问题中,第(3)、(4)、(5)、(6)、(7)五个问题都是基础性的问题,第(1)、(2)、(8)三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有很好的思维价值。
  2 问题的设计要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
  问题的预设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教师中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二是从学生中来。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提出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教师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在课堂上提出。当然,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兼顾新问题的生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农业合作社的‘社’与人民公社的‘社’有何区别”这个问题,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很好的问题。
  二、问题使用的有效性
  有效问题的设计是有效问题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使用这些问题,则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问题的提出时机:不偏不离、恰到好处。
  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准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提问时机到回答人选,从整理反馈信息到讲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类型的提问,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这些都需要精心考虑。还以上述列举的八个问题为例:第(1)个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提问,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基本要点;第(3)、(4)、(5)、(6)、(7)五个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知识点穿插提问,让学生详细理解基础知识;第(2)、(8)两个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小结阶段提问,让学生从宏观上进行总结概括,提高能力水平。
  2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引导、总结提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积极引导,提醒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或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一定的见解、看法。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学习讨论中总结,对发现和生成的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互相启发,推进问题教学走向深入。
  3 重视教师的引导总结:充分解疑、总结升华。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做提示或总结。因而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要认真对待、正确引导,对有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教材知识的关键点等,要根据情况或重点讲解,或补充说明,以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构架的基于网络的网上教学平台将使教育技术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媒介,通过此平台来传送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你见即我见”的交互手
加强口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朗读、背诵等形式,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要求的提高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规范化答题问题巳成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随着资本积累的形成,在个人物质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成为了社会追求的主流趋势。对美的关注,对设计的传承,和个人审美的重视,美术设计已经是中产阶级,尤其
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模式,低碳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建筑和生态城市存在密切的联系。低碳建筑指导思想与生态城市理念的契合;低碳建筑总体目标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