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急性胰腺炎回顾分析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系SLE相关急性胰腺炎(AP)(SLEAP)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SLEAP的机制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SLEAP共2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血浆置换联合GC共9例患者归为A组,单纯使用GC治疗共15例患者归为B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基线期A组SLEDAI评分16±5和B组患者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320)。A组患者治疗2周内GC日均用量31.0(20.50, 30.08)mg/d明显小于B组[47.85(45.58, 59.23)mg/d,Z=35.50,P=0.002]。基线期A、B 2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4(11.12, 16.57)mg/L与14.63 (11.37 ,16.37)mg/L,Z=12.00,P=0.300 ],治疗后A组患者IL-6水平9.16(7.93,10.75)mg/L有下降趋势,明显低于B组[13.62(9.29,17.63)mg/L ,Z= 28.50,P=0.039]。A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脂[TC=(5.0±0.5)mmol/L ,TG=(1.5±0.4)mmol/L]明显低于基线期[TC=(6.1±0.5)mmol/L, TG=(2.1±0.6)mmol/L]水平(F=4.46 ,P=0.010 ;F=6.09 ,P=0.002);而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P>0.05)。

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GC治疗能较快改善病情且能减少GC用量,是安全有效且值得继续探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机制在于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对清除体内炎症因子IL-6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ADP-核糖聚合酶(PARP)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活动性、SLE缓解患者和健康对照,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PBMCs中PARP的表达水平和PARP的裂解片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BMCs的凋亡。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SLE活动性患者PBMCs凋亡率(16.3±4.0)%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性组患者(5.6±2.9)%和健康对
目的了解使用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随诊的2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回顾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使用环磷酰胺后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年龄、性别、病种、累积剂量、疗程及给药方式这些可能对环磷酰
目的分析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Ⅱ型IgM(M2-IgM)与抗着丝点抗体IgG(ACA-IgG)的关系,探讨M2-IgM和ACA-IgG对PBC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AMA-IgG和M2-IgG均阴性的P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ACA-IgG阳性组和阴性组M2-IgM阳性检出率,比较M2-IgM阳性组和阴性组病程、病理学及M2-IgG的阳转率。结果A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影响山西农村社区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按WHO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COPCORD)程序对山西省阳城县和偏关县部分乡镇和村16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骨关节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筛查,所有被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地共调查常住居民7 126名,筛查出骨关节炎患者1 734例。以有无骨关节炎作
目的探讨CTD相关性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例CTD-OP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的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D-OP占所有OP患者(131例)的44%(57/131)。CTD-OP中的63% (36例)以OP为首发表现。CTD-OP的原发病为:SS 22例(38%)、炎性肌病13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