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美霸权禅让看意识形态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塑造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英国出于抗苏的需要,积极推动美国发动冷战,并主动将世界霸主地位让与美国,自己甘当美国的小伙伴。尽管英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矛盾,而且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有冲突.怛是在美苏对峙中,英国站在了美国一边,选择了“联美抗苏”的道路。意识形态是影响二战后英美苏三角关系变化的核心因素。
其他文献
探讨中国统一问题,无论是港澳问题,还是台湾问题,历史产生的两地隔离状态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台海两岸50年的隔离,影响更甚。台湾自古即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50年来咫尺海峡,隔断了同胞情谊,两岸还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因此探讨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有其重要的价值。
虽然欧安会/欧安组织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饱受争议,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其独特的“安全与合作”模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虽然欧洲人在极力推广欧安会/欧安组织的成功经验,但欧安会/欧安组织模式的移植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到如今为止,欧安组织模式仍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其他地区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类似模式。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我们不仅要问:欧安会到底是国际关系的正常产儿还是怪胎?欧安会是怎样产生的?欧安会的主意是如何提出并终被接受的?
中日关系是东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两国都是具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的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中日合作对东亚的稳定与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中日双边关系近来受到历史问题、美日安保条约扩大和钓鱼岛争端的困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多边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推动东北亚、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体系的建立进程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为此,两国必须承认彼此在东亚合作体系中共同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
和平共处是中苏两国的主要对外政策。但是,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两国不仅对和平共处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而且在和平共处的实施上差别也很大,和平共处因而成为中苏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和平共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动态性的,不能僵化不变地看待它,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许多方面。
近年来,法国社会党在参加欧洲各国社会党普遍进行的关于革新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它强调要“适应现实,但是不应当屈从一个所谓自然的资本主义模式”,“要市场经济,但不要市场社会”;不应当再把社会主义界定为一种制度,但应承认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启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方法;既坚持改良主义,又强调国家的“主观能动性”;它还强调自己是一个“跨阶级的政党”,并承认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多元性。
地缘政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现代地缘政治学自19世纪末诞生于西方以来,经历了历史性的兴衰演变过程。基于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理论发展及其所处现实的考虑,笔者认为,俄罗斯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地缘政治观,即谋求融合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实现帝国联合、寻找通向暖海出口的欧亚主义地缘政治观。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在其地缘战略的发展演变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越南,第一件事就是要协助越方打边界战役,打开两国边界之间的重要交通线。中国要援助越南,得有大量的物资进去,要有交通线。从老街到高平一段中越边境同中国是相通的。但这一带没有好的交通线,都是高山和土路。所以必须打通两条主要交通线:一条是从南宁到谅山,另一条是从昆明到河口。当时,高平和老街都被法军占了。罗贵波同志亲自到沿线视察。老街一线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此外,云南刚刚解放,没有足够的物资。罗贵波建议把重点放在打通广西方面的交通线。越方同意后,决定发动边界战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