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税费改革后必须重视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国家对农民取消农业税并且对农民种地给予各種形式的补贴政策,农民的负担得到进一步的减轻,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但财政和行政管理的集权化改革所处理的体制性问题所产生的症状,却没有完全消除。与税费改革相配套,中央已经开始对农村基层政府治理模式进行综合改革的探索。因此,如何通过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在农村的政治威信已成为首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必须重视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财政投入体制方面。为缓解地方财政严重不足,中央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和农业主产区的投入。在目前的政府间财政体制下,上级之所以不倾向于使用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把上级转移支付挪作他用,比如用于低效的人头费开支。但一旦转移支付都成为被明确规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时,由于上级政府并不如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公共服务的真正需求,转移支付对当地需要的拟合程度就大大下降。特别是由于这些专项资金在分配过程中的灵活性要远远大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有很强激励通过跑“部”“钱”进、“样子工程”等方式来争取资源,结果往往是财政支出难以给农民带来实际好处。更进一步来看,在一个地方政府缺乏对本地百姓充分问责,上级控制主要财政资源但未必了解各地实际需要的集权体制下,并不存在一个制度性的机制来确保上级财政资源的有效使用。总之,单纯增加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的方式,由于现行财政投入体制的缺陷,对于增强农民对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在农村的征税工具改革方面。农业税的免除并不等于农村的各类公益款项的征收工作就不存在了,大量的农村社会服务依旧要通过农民缴纳资金来实现,中央要求农村的此类集资须通过“一事一议”实现。但是,“一事一议”在众多的村都难以开展起来,乡镇干部的提议往往难以得到多数村民的支持。而税改和农民的税费拖欠行为使征收直接税的模式难以为继,这导致地方政府日益依赖以工商业为税基的间接税。但完全依靠这些间接税不仅会产生扭曲价格的效率损失,也会扭曲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动机。无论是“一事一议”的筹资机制,还是开征新的地性税种,都需要以更规范的民主财政体制的建立为前提,否则都难以达到目的。
  
  第三,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伴随着中央的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也开始调整县乡的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多见的几项改革包括:合乡并镇、站所管理垂直、乡财县管等。这些行政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弱化乡镇政府的权力,从上而下地加强控制。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后果,是本来就由上级任命的乡镇政府领导的财权和行政管辖权都被上收,其工作的积极性必然会受挫。而各类县垂直管理的站所,人事与工资安排都在上级,同样难以确保其为所在乡镇服务的主动性。加上不同派出机构间相互协调困难,多头为政乃至相互掣肘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类似行政体制调整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尚不足以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服务效率。如何使得基层政府得到农民的拥护,还需要深入探索。值得注意的是,乡镇体制改革在不同的地区已有不少创新,例如乡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选举、乡镇事业单位的市场化经营、加强乡镇人大对财政的监督职能等。类似体制的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值得进一步考察、研究乃至推广。
其他文献
[摘 要] 容器育苗是指应用特定的容器培育作物、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等,一般在育苗容器底部盛上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土。我国早在《农桑衣食撮要》中,就出现有关于容器育苗法的记载,科克和杰弗里斯、哈伯等人先后进行容器育苗法 的实验。之后,容器育苗法在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 林业发展 容器育苗 东北地区 林业技术 气候特点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已对临夏农业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残留农用地膜也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量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到农业环境,通过在临夏州川塬灌区——临夏市南龙镇杨家村进行的地膜残留污染防治试验,对农用地膜的应用现状、残留地膜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残留地膜的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目前
蔬菜产业是2008年旬阳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后续主导产业,同时列入政府财政增收“农业30亿工程”,规划到2012年发展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设施蔬菜发展达到5000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栽培模式以春提早和秋延迟栽培为主,品种以辣椒、黄瓜、茄子、洋芋、白菜等大路菜为主,并引进种植部分稀有品种,如菜花、水果黄瓜等。栽培设施不断改进,向着标准化、长寿命化方向发展。  一、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
[摘 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为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美国白蛾为害,从其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防控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
随着我市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普及,收获效果得到广大农民的肯定,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机具保有量迅速提高。然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构造比较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新驾驶员,由于不能熟练地进行操作,不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为确保玉米联合收获机安全使用,必须掌握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一、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收获前10~15天,应对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
[摘 要] 谷子去皮后便是小米,小米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是中原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谷子也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作物,因为谷子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所以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 谷子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主的,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更显重要,这是由财务管理的本质所决定的。本文主要是以泾阳县为例,针对我国新形势下的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简要的看法,加强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适应新形势,加速发展。  [
近年来随着小棚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我们总结出在北方条件下小棚西瓜栽培模式,通过采用嫁接栽培、提早栽培,充分利用4-5月份温光条件,不仅可提前20-30天上市,同时可以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的欢迎。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已初步达到模式化、规范化种植水平。  一、育苗  1、品种选择  砧木:黑籽南瓜。  接穗:选用耐寒、抗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减灾防灾的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地的人影作业由原来的临时性任务发展成为了一项常规的工作,干旱时节开展人工增雨,冰雹季节要开展人工消雹,重大社會活动还要进行人工消雨、人工消雾等作业,出现了森林火灾,要人工增雨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是一项不分季节,只要有需要,随时要开展作业的应急工作。陈洪田对人影事业发展的思考认为,人影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指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所进行的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技术性生产劳动。它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虽然各个生育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之间矛盾的途径有所不同,但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前后措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