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对手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door6402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60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A-TH;46例)、经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L-TH;59例)、经阴道筋膜外子宫切除术(V-TH;42例)、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CISH;78例)、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CISH;35例),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妇科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盆底肌力检查、评估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估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

结果

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分别为7%(3/46)、3%(2/78)]、A-TH与L-CISH[为3%(1/35)]有差异(P<0.05);POP-Q分度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在程度上有差异(P<0.05)。盆底肌疲劳度异常的比例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分别为59%(27/46)、29%(23/78)]、A-TH与L-CISH[为26%(9/35)]有差异(P<0.05),术后12个月L-TH与A-CISH[分别为61%(36/59)、29%(23/78)]有差异(P<0.05);盆底综合肌力异常的比例术后6个月L-TH与A-CISH[分别为53%(31/59)、24%(19/78)]、V-TH[为60%(25/42)]与A-CISH、V-TH与L-CISH[为23%(8/35)]有差异(P<0.05),术后12个月V-TH与A-CISH[分别为57%(24/42)、26%(20/78)]有差异(P<0.05)。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异常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12个月各术式间均无差异(P>0.05),各术式间PFDI-20总分并无差异(P>0.05)。FSFI原始评分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在A-TH与A-CISH、L-TH与A-CISH、A-CISH与L-CISH间均有差异(P<0.05)。

结论

不同的手术路径术后短期内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的手术切除范围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可能更有利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保护。

其他文献
慢性丙型肝炎(CHC)患儿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即可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α干扰素或聚乙二醇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可通过与监护人的沟通、必要的护理与治疗可以缓解。一部分小分子化合物已开始在儿童CHC中进行临床试验,初步取得了与成人一样的安全性和疗效。但鉴于儿童这个特殊人群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要做。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采用KD治疗的98例IS患儿,其中新发组24例(A组),1种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失败组28例(B组),2种或2种以上AEDs治疗失败组29例(C组),AEDs联用促皮质素(ACTH)治疗失败组17例(D组)。比较KD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4组
目的探讨45岁以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EAOC)患者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199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年龄≥45岁的1 038例卵巢型内异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EAOC 30例。回顾性分析EAO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EAOC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1)EAOC的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外周血p53基因第2~4外显子突变与HPV16型阳性子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经HPV分型检测及病理检查证实为HPV16型阳性的子宫颈癌患者167例(子宫颈癌组),以同期在门诊体检的高危型HPV阴性的健康妇女160例为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及双向测序法检测后使用DNAstar软件分析两组妇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中微小RNA-106b(miR-106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miR-106b靶向调控MMP-2的表达对滋养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共纳入30例轻度子痫前期(mPE)、30例重度子痫前期(sPE)和40例正常孕妇,分别为mPE组、sPE组及对照组,收集其胎盘组织;将绒毛膜癌细胞系JAR细胞和JEG3细胞各分为4组(miR-106b模拟物组、模拟物
期刊
目的评价经阴道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RVE)病灶部分切除术联合药物长期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随访的、行经阴道RVE病灶部分切除术且术后药物维持治疗的10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药物维持期间内异症相关疼痛、性功能及生命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药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