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沿空留巷巷道实体侧煤柱补强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山西煤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侧煤柱稳定承载是沿空留巷成败的关键.以高河能源W4302综放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对留巷不同阶段内煤柱的受力规律和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注浆补强手段,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巷道全生命周期内经历了5个阶段,各个阶段内的应力加卸载路径不同导致煤柱失稳破坏程度不同,第一个工作面滞后阶段影响最大;煤柱塑性区的扩大导致锚索补强后锚固力较低,因此选用注浆补强手段较为适宜;采用注浆后,煤体强度提升为原来的1.5倍,塑性区范围减少0.5 m,顶板下沉量减少40%,煤柱和墙体共同承载顶板压力,受力更为平衡.该补强技术可为厚煤层矿井的沿空留巷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利用超声波有效地测定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段密封特性,能够更好地指导抽采钻孔的封孔作业,提高抽采效率,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通过井下采集煤样,在地面实验室采用不同工作频率的超声波探头,开展不同频率的煤体超声波响应试验,得到适用于现场封孔段内超声波检测的最佳频率为50 kHz.
为研究螺旋输送机运送破碎煤体期间螺旋叶片的损伤情况,采用EDEM软件对垂直螺旋输送机在不同旋转速度和填充率工况下叶片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螺旋转速或填充率的增大,螺旋叶片损伤面积均沿着径向向内逐渐扩大,螺旋叶片的平均磨损量和最大磨损量在时间点为10 s时的增幅均较大.
针对我国现有炼焦煤工艺存在中矸磁尾损失精煤的理论可能性,以两淮地区某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为例,分析了该选煤厂中煤、矸石磁选尾矿的粒度组成和密度组成,并进行单元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煤磁选尾矿中+0.25 mm累计平均灰分17.03%,在重选中得到较有效分选富集,应侧重在粗煤泥环节回收;0.25~0.045 mm累计平均灰分为38.00%,且在不同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下均有较好的浮选结果,可燃体回收率平均值为92.04%,浮选完善指标平均值为77.45%,进一步说明中煤磁尾0.25~0.045 mm应进入浮
针对具有自然发火危险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治理时,存在瓦斯抽放与煤体自燃控制相矛盾的难题.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5204工作面为工程地质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其高抽巷抽采流量为120 m3/min、180 m3/min、240 m3/min和300 m3/min的4种不同情况下,采掘空间内的瓦斯浓度和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了高抽巷的抽采流量为180 m3/min.现场工业性应用期间所监测到的采空区内氧化带的最大宽度平均值为69 m,同时回风平巷侧和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分别保持在0.13%~0.
通过分析冶坪煤矿的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通过瞬变电磁技术对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岩层富水性进行实际探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注浆后底板岩层富水性得到降低,注浆加固效果明显,工作面注浆加固可减弱回采工作面底板破坏发育速率及破坏范围,对降低底板突水危险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
为了提升霍尔辛赫煤矿松软厚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论证了CO2预裂增透技术在松软煤层中的可行性,现场应用后煤层瓦斯含量降低了45.6%,瓦斯抽采浓度提高了3.63倍,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2.53倍,相较于传统本煤层预抽技术,每个回采工作面可节约成本46.96万元,实现了矿井的本质安全和降本增效.
液压系统是煤矿掘进机的主要动力系统,对于保证掘进机的工作效果较为关键.随着掘进机工作负荷的不断增加,液压系统面临的工作压力也在随之提升,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随之增加.本文从煤矿掘进机液压系统运行原理分析入手,研究了煤矿掘进机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并针对性提出了煤矿掘进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维修措施.
为解决辛置煤矿在井下污水处理与排放中存在污泥等污染物堵塞排水管道、煤泥沉积水仓导致清仓周期短等问题,在310二采区末端应用“工作面→振筛机泥水粗分→沉淀池絮凝→采区水仓”长距离治污系统,淘汰了传统的“工作面→采区水仓”治污系统,提高了污水中煤泥的沉淀效率,清仓周期延长至50天左右,保证了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为解决西铭矿开掘施工地点局部通风机噪音大的问题,通过对局部通风机产生噪声的机理分析及对常用降噪措施的对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降噪改进方案,主要对井下局部通风机主机消音方式进行升级优化,同时采取了进风口加装弯头消音器和插板消音筒、在出风口加装锥筒式消音器等综合降噪措施,局部通风机噪声由120 dB(A)左右降低至80 dB(A)左右,降低了局部通风机噪声,改善了作业环境.
以脱硫石膏、气化渣和炉底渣为因素设计响应面试验,研究了三种固废不同占比的煤基固废充填体龄期强度及三种固废对充填体7-d(养护龄期为7 d)强度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拟合回归得出脱硫石膏、气化渣和炉底渣的最优占比.结果表明:煤基固废充填体在养护龄期不大于7d时,其抗压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在养护龄期达到28 d后,其抗压强度比7-d强度明显降低;脱硫石膏、气化渣和炉底渣对充填体7-d强度的影响均表现出负效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脱硫石膏、气化渣和炉底渣;脱硫石膏、气化渣和炉底渣的最优配比分别为脱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