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应在诵读中得意、得言、得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重在朗读,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中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得意,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得言,在深入研读中关注文章是怎样写的——得法,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文言文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其教学也当如此。但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表达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学生读懂文章、积累语言、习得写法造成一定困难。因此,笔者从“得意”“得言”“得法”三个层次对《学弈》一文的教学进行设计。
   一、在正确朗读中“得意”
   初读《学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同时,教师巡视,旨在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读正确做准备。之后,重点指导难读、易错字音“诲”“缴”“为”“与”等,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串讲字词意思,再根据句子意思合理断句、读通课文,进而达到“得意”的目的。
   师:(标红“缴”)这个字念什么?借助注释去寻找答案。
   生:“缴”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读zhuó。
   师:这里念zhuó,不念jiǎo,大家跟他读。(生领读)
   师:缴,简单理解就是箭。有“箭”自然少不了“弓”,所以“弓缴”的意思就是——
  生:弓箭。(师领读两遍“弓缴”)
   师:那么,“援弓缴”是什么意思呢?(动作示范“张弓搭箭”状,指名答。)
   师:“援”在《古代汉语字典》中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是什么意思?(出示字典释义)生:拉,拽。
   师:(边述边写)“援”,左边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右边“爰”读yuán,就是拉、引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是上面像一只手抓住棍棒的一头,下面抓住另一头。(领读两遍“援、援弓缴”)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指名答,相机点拨“之”的意思。)
   师:根据你们的理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学生根据词义断句。)
   师:根据词义,可以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稍稍停顿,跟我读:“思/援弓缴/而射之。”(领读,生跟读。)
   师:这样读,是不是比较好理解?这样在要停顿的地方稍稍拖个长音,让听的人也容易听得懂。来,拿出笔,在刚刚停顿的地方画一条斜线,(生动笔)我们再读这句。
   (师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词义,尝试用“/”划分句中停顿。
   (生练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常常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我们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确的朗读离不开理解,理解是正确朗读的基础,反过来,朗读又促进了文本理解。教师通过讲述、范读,指导学生标注和练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做到了正确、流利,把握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读懂了文章的意思,这是学习文言文的起点。
   二、在反复诵读中“得言”
   文言文语言简练,却意韵悠长,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是文言文“得言”的根本。小学阶段的文言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多种形式的诵读不但有助于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中实现当堂背诵、积累的目标。
   师:二人为什么跟弈秋学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师:用自己的话怎么说?)因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所以他们跟弈秋学弈。
   师:“善弈者”是善于下棋的人,那善于骑马的人就是——
   生:善骑者。
   师:善于跳舞的人是——
   生:善舞者。
   师:文中这位善于下围棋的秋就是善弈者。
   师:其实这位老师名秋,因为是“通国之善弈者”,所以被独家冠名为“弈秋”。来夸一夸这了不起的秋,你读——(指名读,齐读。)
   师:二人跟秋学弈,他们的表现相同吗?(生:不同。)怎么不同?
   师:(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思考,圈画二人的不同表现。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从他的回答中,你听出二人表现有什么不同了吗?(指名讀)
   师:大家看这个标点符号,(标红“;”)它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生:对比。
   师:对比帮助我们看清二人之不同,请男女生对比着读,读出不同。
   (男女生分别读)
   师:对比还不明显,听老师来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郑重、较缓的语气,重读加点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轻佻、稍快的语气,重读加点字)。”
   师:用不同语气表现二人的不同,自己试试。
   (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
   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生: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生: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太棒了!看着图就会背了,谁敢单独来试试?
   默读与朗读、范读与听读、对比读与齐声读……不用过多的阐释,教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深化了对人物的认识,还培养了语感,使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水到渠成。
   三、在深入研读中“得法”
   《学弈》紧贴“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单元主题,通过二人学弈的事例来强调“专心致志”对于成功的重要,属于文言文中的寓言体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了故事内容,也不难悟出其中道理。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而应该专心致志。
   生:态度决定成败,智力不是成功的关键。
   师: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句子)
   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什么意思?(指导理解关键字“俱”“弗若”“然”,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善思者!请你再读这两句。
   (生读)
   师:读这两句语气一样吗?请你来读。(指名读)
   师:(范读,标红“矣”和“与”)所以说,读好句末语气词,不仅有助于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还能读出其中的意味。谁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来读?(指名读)
   师:善读者!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你觉得这篇课文哪一部分是具体事例,哪一部分是所表达的观点?快速默读课文,用“//”在文中标出来。
   师:作者是想要写具体事例呢,还是想要表达观点?
   (生讨论后回答,师追问:作者是要通过什么事例来表达什么观点?)
   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指名答)
   师:全文短短70个字,却蕴含着一个深刻道理。我想,这也正是这则文言文能穿越时空流传至今的原因吧!让我们再读课文,一起品味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齐读课文)
   师:这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在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中也用过?(指名答)
   “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像《谈礼貌》《说勤奋》等说理文和《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这类以事说理的文章,学生已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教师只需稍加引导,让学生将课本与生活相结合,将新学与旧知相联系,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便能深化认识,把握写法。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握住“诵读”这把钥匙,引导学生在正确朗读中“得意”、在反复诵读中“得言”、在深入研读中“得法”,就一定能打开文言文教学之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一、神话故事的文本特征  1.塑造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人类的童年时代生产力低下,神秘莫测的大自然时刻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日月星辰、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使他们迷惑,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变幻无常使他们惊恐。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和人一样,能主宰并战胜自然的神出现。神话寄托了原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盘古是神话中重要的英雄形象,他有超人的力量和无坚不摧的斧头,用整个身体幻化为美丽的宇宙,具有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摘要: 作为师范类必修课程中的一门新课程,“小学社会课程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很少得到关注,特别是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非常匮乏。基于此,探索初等教育专业“小学社会课程教育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初等教育专业教师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案例教学“小学社会课程教学研究”课程  初等教育专业    一、探索初等教育专业小学社会课程教学方法的迫切性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正确认读课文中的字词。  2.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看,大自然多么美妙!(出
摘 要: 陆机、陆云兄弟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在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陆机诗文内容表达更丰富,更注重创作的形式美;陆云讲究“清省”自然,独树一帜。这些不同之处和两人的性格差异、兄弟身份有关。  关键词: 陆机 陆云 文赋 文学风格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①,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云“性清正,有才理”①,年少时候就和兄
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美好品质”来编排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伟大品格),对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生发赞叹、敬佩之情,以激励自身的精神成长。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和略读课文《黄继光》。这样选编一组诗文,不仅是通过人文教育来落实学生的成长目标,更是要借其人其事,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
【镜头回放】  镜头一:学完了《蚂蚁和蝈蝈》一课,最后10分钟教师指导写字。教师先范写“汗”字,一边范写一边带学生读“三点水,加个‘干’,劳动果实汗水换”。再范写“洞”字,“三点水,加个‘同’,齐天大圣水帘洞”。  镜头二:一位二年级教师教学《识字6》一课,在“生字我会写”这个环节,出示课后要写的生字中三个反犬旁的字:狮、猴、猩。出示写字方法:看、记、写、比。(看:看清结构;记:记住要点;写:写好
摘 要: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开放的由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类课程。高等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祖国输送医学人才的重任,其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徐州医科大学的实际情况,对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便为高校公选课的建设提供
摘 要: 在鲁迅一生的翻译和写作中充满了复仇者的影子,如小说《铸剑》、《孤独者》、译作《工人绥惠略夫》,还有《杂忆》,《女吊》等篇章。工人绥惠略夫的复仇是疯狂的、非理性的,复仇的女鬼——女吊——也为鲁迅所欣赏,复仇精神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然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复仇,比如暗杀,他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鲁迅的观点是理性的,他认为简单的杀戮不能于社会进步有任何裨益,他希望青年对群众进
摘 要: 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分析其现状,找出其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出合格的未来接班人。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不仅给各个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宣传手段和机遇,而且给传统的思政教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每一次学习,都不是“归零”的全新开始,而是基于已知的“再生长”。但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科系统的模糊性、弱逻辑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把握也疏于研究,使得教师的教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