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的受难史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2月的某一天,走在大街上的布罗茨基突然被塞进一辆汽车,带到警察局,随后,24岁的布罗茨基在民事法庭两次受审。法庭上,悬挂着“不劳而获者布罗茨基审判大会”的横幅。法官萨维里耶娃质疑布罗茨基的诗人身份,在她看来,对那些不会给人们带来好处的“所谓”诗歌,她有理由加以蔑视。当然,这位女法官压根儿不认可写诗和从事诗歌翻译“是有益于祖国的事”,相反,法庭和旁听者嘲笑眼前这位认定写诗就是他的工作,就可以证明他也在劳动的年轻人。当布罗茨基高傲地说出“我不但不是一个不劳而获的人,反而是一位能为我的祖国增添光彩的诗人”的时候,法庭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审判结束,布罗茨基因“社会寄生虫”罪名获刑5年。
  苏联政府最终无视布罗茨基“最好能允许我参加祖国的文学进程,哪怕做个译者也行”的哀求,1972年,克格勃把他塞上一架飞机,逐出了这个曾拥有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国度。带着沉重的俄语,布罗茨基开始了在西方的流亡生涯。此后,即使在荣誉的巅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987年,以及之后,他也没有重返他的故国。于是,诗人的生平被有趣地砍成了两截,前一段,中学未毕业的布罗茨基成了太平间解剖员的助手、锅炉房的锅炉工、第五地质局的一名勘察员、工厂里的一名铣工,甚至两次被迫成为“精神病人”……后一段,他基本上在美国的大学里度过,前半生隐秘的诗人身份这会儿得到了举世公认,他成为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这些伟大俄语诗人行列中的一员。
  《布罗茨基谈话录》对于诗人在列宁格勒度过的童年、少年以及轰动西方世界的“布罗茨基案件”,都有着理性的回忆。在与文化史家所罗门·沃尔科夫的对话中,诗人重构了“监狱、迫害、流放”的前30年生活。这是一位诗人的受难史。布罗茨基讲述了在一个极权的国家里,做一名诗人、思想者和文化异端所付出的代价。《谈话录》的另一部分是布罗茨基对几位心仪的大诗人——依次包括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罗伯特·弗罗斯特、温·休·奥登和阿赫玛托娃——的深情回忆以及对他们诗艺的精湛剖析。于是,他成了“拆散编织物”的那个人,于是,由于他谈话的专业性及见证者的身份,这些伟大诗人的复杂性得以在普通读者面前豁然敞开——布罗茨基不愧是他们的一名伟大的同行。
  在20世纪,布罗茨基是一位重新确立了诗歌尊严的诗人,同时也是一名天才的批评家,他的洞察力20年来一直为中国诗人们所津津乐道。有趣的是,他还是一位中餐爱好者。这部持续多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量巨大的谈话录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立不羁、言辞激烈又睿智深刻的布罗茨基。在这部交响乐般有着“开局、潜在的冲突、高潮和结局”的谈话录巨著里,读者自会意识到,“一个伟大的诗人,似乎首先就是一个伟大的人”(鲍里斯·帕拉莫诺夫)。
其他文献
领袖也是演员    里根说过:“过去这么多年,我常常听到别人提出疑问,‘一个演员怎能当好总统?’有时我的疑问却恰好相反:你怎能是总统而同时不是一个演员。”  人们对影视艺人参政,一向抱有怀疑甚至激愤的态度,原先即使在美国也不例外。里根1966年竞选加州州长时,很多人对他欠缺信心,只为了一个原因——他是一个演员。  里根的竞选对手Pat Brown(当时的加州州长)为了攻击他,甚至拍了一个电视广告,
和德国少妇跳舞时我谈些什么    我在美国上学。有个德裔学妹,和我关系好,邀我暑假时参加他们的山间聚会。作为看过电影《大开眼界》且对资产阶级秘密集会抱有幻想的同学,我决定,就是得了猪流感也要爬着去。  开车从旧金山市中心一路跨金门桥北上,过海登山,终于扎进个山中老林。缘山行,忘路之远近,恍惚听见乐声。顺着隐秘的木质栈道下去,荒草丛生,树荫浓密。在建筑物飞檐与树梢闪现的刹那,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广场
巴厘岛  生活在艺术里      印度尼西亚素有“千岛之国”美称,巴厘岛正是千岛中最璀璨的钻石。和所有热带小岛一样,巴厘岛拥有迷人的热带雨林的暖风和碧蓝清澈的海水;但它最大的诱惑力在于地域特色浓郁的食物、木雕、建筑、蜡染、油画、纺织、舞蹈和音乐。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在巴厘岛,等于生活在艺术里。  岛上最出名的莫过于被称为文化艺术村的乌布。这里没有一个角落不存在艺术。从15世纪开始,西方艺术家发现乌布
17岁的专栏作家    1971年,梁文道刚出生4个月,就被抱去了台湾,在那里一直长到初中毕业。彼时台湾很多帮派,文道十四五岁,认了十八九岁的大哥,跟着老大上街吃啊喝啊赌钱啊,当然也有打架。  两群小混混约好了时间,到某个中转车站碰头,车站旁正好有个书店,若是到得早了,梁文道便闪进书店,边看书边等。时间一到,嘴里吼着“你们找死”,就拿着棍棒冲出门去。  台湾的小混混不读课本,不等于不读书。事实上,
那么近,那么远    7月的北京开始进入“奥运时间”。  高校,作为一个普通却又有些不一样的社区也在奥运期间经历着各种变化。高校里的学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主体;高校的体育馆,成了北京奥运会部分比赛项目的场馆。北京师范大学是这些高校里唯一的“宿营地”,美国奥林匹克代表团的运动员在进驻奥运村前临时入住这里。  北京师范大学拥挤而多尘的道路在一个春天之后变宽变新,崭新的宿舍楼和体育馆也悠然“长大
2009年6月,荣智健就悄悄成立了一家以家族命名的“荣氏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为Yung"sEnterpriseHoldingsLimited      从胡雪岩,到盛宣怀,再到荣智健,官商一体似乎注定了要以悲剧的形式黯然收场。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的职位。当天下午6时15分,67岁的荣智健乘坐一辆灰白色私家车从香港金钟中信大厦驶出。一位目击者称,在汽车驶
《花木兰》的硬伤    听说这部电影的制作方中有湖南电广之后,我想《花木兰》会成为一部谈恋爱的电影,但我不愿意错过任何一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片,看完《赤壁(上)》,我会大骂着再去买票看《赤壁(下)》。  从“柔然单于”出现开始,我就有点大难临头的感觉,硬伤开始不断出现:  错认“老大”  柔然的“老大”叫“可汗”,不叫“单于”,北魏的鲜卑人管皇帝也叫“可汗”。 演员们知道单于的念法是“chán yú
开胸之前,医生问我用不用止痛泵,我先问的就是,这个要多少钱,医生说,大概要1000元,我问不用行不?医生说,疼痛剧烈些,其他没啥。我说,不用。都是为了省钱,不能因为我,家里背太多的负担      为了证明自己得上了职业病——尘肺,河南新密农民张海超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切开了自己的胸膛。  此前,为了获得一个职业病诊断的机会,他无数次到原工作单位、新密市信访局寻求帮助,结果一次次失望。  
7月11日,下午6点,太阳依然炙烤着二道桥。  解放南路的热比亚商贸大厦对面,11岁的男孩马尔丹正在忙碌。学校6月21日開始放暑假,他现在的工作就是在父亲开的巴哈德尔喀什特色冰淇淋店里帮忙。    马尔丹的汉语说得很好,因为他在黑龙江生活过5年。不过,东北话已经忘了大半,因为现在读的是民族学校,平时说维语比较多,只有在店里遇到汉族客人的时候,他才充当起翻译和传话的角色。只是现在特别空闲,更多时候他
绿原 为诗受难    人活着/像航海/你的恨,你的风暴/你的爱,你的云彩。  这是绿原1948年写的一首短诗《航海》。  9月29日子时,87岁的绿原在北京东四十条医院因肺部感染离世,他的身份是翻译家、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绿原原名刘仁甫,1922年11月生于湖北黄陂,19岁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处女作《送报者》,初现诗坛的形象是纯真。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清新的表现手法,引起当时《七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