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泼尼松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对患者唾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治疗前后唾液中辅助型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健康志愿者,n=15)和实验组(RAU患者,n=60);实验组患者口服15 mg/d泼尼松治疗7 d.采集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次日的非刺激性唾液样本.利用流式微球分析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量和IFN-γ/IL-4比值.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唾液中IL-4、IL-5、IL-6、IL-10、IFN-γ、TNF-α表达量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唾液中IL-6、IL-10、IFN-γ、TNF-α表达量和IFN-γ/IL-4比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泼尼松能通过降低唾液IL-6、IL-10、IFN-γ、TNF-α水平对RAU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1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部位主要是脑、骨、肾上腺和肝,转移到胃非常罕见[3].治疗上,除了传统的含铂双药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回顾了我科收治了一名肺鳞癌胃转移的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后,疗效达到部分缓解的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提高对该疾病的的认识.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是否根管治疗、术区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GF)及受牙区牙位等因素对自体牙移植的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自体牙移植7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自体牙移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牙的3年累积存活率和成功率.结果:73例自体牙移植患者3年成功率为79.45%(58/73);存留率为93.15%(68/73).年龄、性别及受牙区牙位与自体牙移植存活率及成功率无明显相关.术区应用CGF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移植组(P<0.05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原因未明,最易侵犯肺组织,其中累及胸膜者称为胸膜肺结节病(pleuropulmonary sarcoidosis,PPS).PPS患者胸膜结节可与肺结节同时出现,也可继发于肺结节之后,临床上多表现为胸闷、气促等胸腔积液的表现,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本文通过报道一例经内科胸腔镜确诊的PPS ,提高广大医生对PPS的认识.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固定矫治唇面加力及唇舌面同时加力对上颌尖牙的位移趋势及牙体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上颌尖牙-牙周膜-牙槽骨-上颌骨-矫治器模型,比较在唇面加力和唇舌面同时加力两种加力方式下,上颌尖牙远中移动的位移趋势、牙体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结果:唇面加力下,上颌尖牙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伴近中唇向、远中舌向旋转的趋势,牙体和牙周膜应力分布不均匀.唇舌面同时加力下尖牙仅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牙体和牙周膜应力分布较均匀,较唇面加力下的尖牙更接近整体移动.结论:上颌尖牙在唇舌面同时加力作
目的:通过CB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窦底高度,以及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的软硬组织厚度,为临床选择安全的微种植体支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2021年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的90例成人患者,通过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将90例患者分别分为高角型30例,均角型30例,低角型30例.通过CBCT进行扫描,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腭侧测量3种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上颌窦底高度以及距上颌第一磨牙腭尖水平高度12 mm、14 mm、16 mm、18 mm时,分别以与牙长轴成30°、45°、60°角
目的:探讨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5(CCR5)、C-X-C基趋化因子12(CXCL12)、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100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与4周、8周、12周、16周牙周炎建模治疗组.建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给予相应措施治疗,并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获取牙周组织进行牙槽骨吸收(腭侧多边形面积)测定,RT-PCR及蛋白印迹法测定牙周组织CCR5、CXCL12、RANTES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周、8周、12周、16周建模治疗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是一种临床极少见的良性转移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常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育龄期女性,初次就诊时较易被误认为恶性肿瘤的肺内转移.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1 例PBML患者的临床及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围绕其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利用CBCT测量上颌前牙的唇侧釉质厚度.方法:收集口腔颌面部CBCT影像数据140例,采用Mimics 21.0软件测量计算上前牙唇侧颈1/3、中1/3、切1/3釉质平均厚度,并测算常规贴面牙体预备后釉质剩余量.结果:上颌前牙区唇侧釉质厚度值自颈部1/3至切端1/3逐渐增大,不同牙位颈1/3处釉质厚度值自中切牙至尖牙有逐渐减小趋势,中1/3及切1/3相对较平稳.不同年龄组间前牙唇侧釉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位置为:上颌中切牙切1/3,上颌侧切牙颈1/3,其余测量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通
血性胸腔积液是指红细胞比容超过外周血的一半的血性胸腔积液,最常见于开放性或闭合性胸部创伤及医疗操作损伤.自发的血性胸腔积液不多见,其病因包括恶性肿瘤、肺栓塞、抗凝治疗后、胸膜粘连破裂等[1].现报道1 例以自发性血性胸腔积液为临床表现的肺梅毒1 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常规的化学疗法并未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靶向疗法仅仅能使少数的基因突变患者受益,并且随之而来的耐药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因而亟需发现新的治疗方案改变肿瘤的治疗格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改变了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结局,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非常有希望的疗法之一.尤其是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death-1 ,PD-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