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 :印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之一,经历岁月磨砺与一代又一代画匠的辛勤耕耘,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艺术体系.其在国内不仅得到良好的传承,而且在世界上也极具影响力.国画所蕴含的艺术思想、构图方式、技术技法等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服装设计领域就是其一.服装设计处于动态发展中,必须紧跟流行时尚,才能得到市场认可,使服装设计永葆生机活力.国画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要敢于创新,找到流行时尚与传统之间的契合点,充分彰显国画艺术的内在魅力,以吸引消费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挖掘国画元素,基于市场需求寻找创新设计灵感,而不能简单照搬他人研究成果.文章尝试从面料选择、构图设计、款式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研究国画元素创新应用策略.
其他文献
以聚酯218、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亲水扩链剂,柠檬酸化壳聚糖(CA-CS)为改性剂,合成了壳聚糖改性水性聚氨酯抗菌整理剂(CA-CS-WPU).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乳液及胶膜的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相比,壳聚糖改性后水性聚氨酯胶膜的热性能基本无变化,力学性能小幅提升,抗菌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率均可达到95%以上.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87、7.09和2.79 nm,为分散性良好的近球形结构.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分别发射出绿色、黄色和蓝色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6、561和463 nm,对应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11.3%、5.6%和
中国传统服饰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几千年来古代中国的服装艺术文化和民族情感,无论是精湛的制作工艺还是寓意丰富的造型设计,都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和创造潜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审美理念的转变,现代服饰文化得到广泛发展,传统服饰却逐渐被忽视、冷落,甚至面临失传危机.在此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国传统服饰非遗传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保护机制,调动社会主体力量,将一些珍稀的服饰文献资料、文物作品等纳入非遗保护范围,并且结合现代化服饰文化趋势,探索创新、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消费文化的扩展,城市中可供人们观看的空间属性被极大地发掘和使用,原本过程性的空间也被从幕后移至前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以独特的展示方式来吸引观看,与之配套的展示设计也进行了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逻辑的迭代.因此,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实体空间和线上的虚拟空间,成为展示设计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服装展示设计为例,不仅需要在适合的空间中更好地呈现不同款式服装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还要在卖场中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与购买欲望.霍美霖撰写的《服装展示设计原理与实践》一书,不仅从理论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