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学术笔谈

来源 :南方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主题,邀请了王世福、黄建中、张天尧等多位专家学者笔谈.王世福通过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短板和治理盲区的反思,从宏观的城市到微观的社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加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公共健康韧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提升韧性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等.魏成以疫情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出发,探讨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积极纳入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之中,以期改善和提质设施供给与防灾减灾的智能化应用,并推动多方协作、多元互动的创新治理决策平台的形成.袁媛对在疫情中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提出规划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分区,梳理医疗设施配置模式在医疗分区内选择基础条件优良的街镇一级医疗设施作为传染病初级分诊点,以及培育居民分诊就医习惯,提升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韧性等建议.单卓然基于线下零售服务空间组织的“规模收缩、多心扁平、均衡分散化”过程,正在超常规加速,而且可能难以逆转的趋势,反观我国大城市空间治理中现行的线下零售空间组织政策,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定点造极”转型“动态组网”,有限公共资源优先向市边缘区、区边缘街道投放;研究优化零售商业网点规划配建标准;增强评估零售商业用地调规效应;搭建城市“一张网”零售服务动态监测平台.向科围绕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黄建中从社区角度的疫前、疫中、疫后三个阶段,分析城市规划和治理工作之间相对脱节的问题,重点指出需要增加对基层单元的社区治理;后疫情时期,社区生活圈应该是衔接空间与社会治理平台的重要单元.张天尧认为社区是卫生防疫等基本单元,作为基层区域性共同体,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健康社区治理的制度构建,从制度保障、协作网络、支撑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康社区治理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是免疫细胞中一类具有特定标志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细胞表面可以共表达NK细胞和T细胞的表面标记分
前言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自然界中最大的蛋白质家族成员之一,存在于从低等动物酵母至人类器官,据统计大约1%的人类基因组编码GPCRs而30%的药物是
目 的:构建分枝杆菌锌离子依赖的金属蛋白酶1(zm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Zmp1重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构建分枝杆菌zmpl基因与增强型的绿色荧光蛋白(
目的:利用肝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的特点,构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Survivin反义RNA/HSP70双基因转移系统并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
重庆市院子山粮油公司科协组建于2013年,是万州首批组建的非公有制农业公司科协。作为长滩蔬菜协会集体会员单位,今年以来,该公司科协在万州区科协的指导下,立足“公司+协会”模式,采取多种措施,配合蔬菜协会推进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院子山粮油公司科协依托蔬菜协会推广特色蔬菜深加工技术,开展技术创新,联合协会培训会员,提高会员的经济效益。每年至少组织6次集中会员、菜农进行科学种植新技术、基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