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习模式下教育游戏的展示方式研究及其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目前在教育游戏研发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关于教育游戏应用方面的设计模型和设计理念极为缺乏。教育游戏可以作为一种游戏化学习环境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型学习模式、教育游戏展示方式、探究型学习模式下学习理论和教育游戏的内在关系来分析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研究的独特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展示方式 意义
  
  我国教育游戏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教育改革急需新思路的时期,教育游戏作为这两个行业一个极好的结合点,它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游戏开发业和教育业的极大重视。
  游戏是为学习而服务的,游戏为学习提供特殊的学习场景或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习模式下,游戏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及过程必定是不同的。因此,我提出要在不同学习模式下研究教育游戏的展示方式。
  一、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教育游戏展示方式是一种对教育游戏中教学研究的理论图式,是对教育游戏融合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再现现实的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它表明了教育游戏在教学中展示过程中的主要组成要素如教学目标、理论基础、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效果评价等,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游戏展示方式是依据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表征教育游戏活动和过程的一种模型或形式。一种模式蕴涵着一定的理论倾向,代表某种活动结构或过程的范型,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的中介环节。其中介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将游戏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经验抽象概括为理论的雏形,另一方面表现在根据游戏与学习结合的理论内涵提出假设,设定相应的教学活动条件和操作程序,以指导教学实践。
  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说,中国的教育游戏与国外相比,技术的差距虽然也很大,但更大的差距是在游戏理念和教育理念上。这些差距体现在中国游戏研究和游戏教育的落后上。桑新民说,中国的游戏教育和游戏理论,目前只是在幼儿教育里有一块,实际上国内总体上还未关注游戏这个东西。从传统游戏到电子游戏,从电子游戏到教育游戏,从教育游戏的开发到教育游戏产业化发展,其价值已经大大超出原始游戏产生的时代意义。它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对它的研究实质是对当今社会文化和教育现象的探讨,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不同学习模式下教育游戏的展示方式研究,既然早期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游戏,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通过高度现代化的游戏的理念来改善现今“僵化”的课堂教学呢?在教育游戏的展示过程中必须自学、合作,正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的体现。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教育者有必要营造一种游戏型的学习模式,将数码娱乐工具中的某些看来是可取的特征发挥到积极的方面去。
  对不同学习模式下构建教育游戏的展示方式的研究是对游戏的教育功能及价值的体现,是达到教育与游戏完美平衡的关键点。该课题的研究希望带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些思考和启示。教育工作者们必须理性地看待教育游戏,探索游戏与教育及教学的规律,让游戏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希望籍此促进课程研究的多样化,给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并且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在启发学习者的思维,培养学习者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关于教育游戏中教学的研究缺乏对展示方式的研究
  电脑游戏与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寓教于乐的学习途径,而且是电脑游戏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虽然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教育游戏这个产业中,但是还未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教育与游戏的结合模式,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有效地将教育游戏运用于教学就要在教育与游戏结合的方式上寻求突破。为什么用展示方式研究而不是教育与游戏的结合方式或者教育游戏的应用模式呢?展示方式研究重视研究教育与游戏结合的过程展示研究。展示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摆出来给别人看。所以用展示模式而不用运用模式的区别是:运用模式强调方式方法,展示强调研究教育与游戏结合的过程展示研究。
  三、对教育游戏展示方式的研究体现了教育游戏与课程整合的价值意义
  教育游戏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表现为一是能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使电子游戏介入到课程中去,采用新型的教学设计的手段去设计它,将它的独特优势展示出来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同时此次对运用教育游戏的教学模型的研究,也会为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游戏运用提供理论指导。
  四、在不同学习模式下建构教育游戏的展示方式的因果关系
  教育游戏是一种遵循游戏机制,具有一定的可玩性、趣味性,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所谓学习模式,是指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目标而构建的较稳定的学习活动结构。一种学习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学习环境是对某种学习活动或行为的给养。也就是学习模式为教育游戏提供了学习环境,教育游戏在一定的学习模式下产生,通过学习模式提供给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手段、教师主导层面,支持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教育游戏的应用最适于支持学习者的高阶学习。
  不同的学习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价值,对应不同的学习任务或学习类型,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菊如,钟志贤.学习模式的变革取向与预期特点.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
  [2]钟志贤,孙菊如.学习模式的类型与价值判断.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3]宋敏珠,章苏静.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09.1.
  [4]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6.7.
  [5]王广新.游戏的教学设计:问题的情境化表征.网络游戏,2007,(1).
  [6][英]John Kirriemuir Angela McFarlane1侯小杏,杨玉芹,焦建利译.游戏与学习研究新进展.远程教育,2007,(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从内因、外因、技术、心理几个角度对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提高命中率,为教学和训练服务。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投篮命中率 影响因素    1.内因和技术动作分析  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篮球爱好者,要想提高投篮命中率都必须经过后天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虽然投篮的方式很多,但是技术动作与高的投篮命中率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便对投篮动作进行分析。  1.1正确的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些更好的训练方法,如建议在田径赛方面采取循序渐进的分段距离跑,以鼓励更多的青少年从事田径运动。  关键词: 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 田径运动    1.引言  运动为青少年提供许多潜在的好处,比如他们可用运动来进行社交,并增强体质,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青少年愈早进行锻炼所受益处就愈大。对他们来说,这种锻炼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挑战性、亢奋性、趣味性和效益性。运动无疑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积
摘 要: 现代体育课教学,提倡健康,愉快教学。怎样使用现代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上好一堂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也是体育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矿泉水瓶能成为体育器材吗?怎样利用矿泉水瓶上好一堂体育课,这是作者想要告诉大家的。  关键词: 体育课 设想 准备 实践    一、本课的目的意义  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掌握技术动作有较大的帮助,但也存在孤糙、单调的问题。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并促使学生热爱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
摘 要: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职业工作和专业学习所需的信息技术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创设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零距离的工作学习情境,既培养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又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连接。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情境教学 计算机应用 基础课程教学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讲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即先讲理论,后通过一些例
目的:评价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药效然后分析机制。方法:随机把50只大耳白兔按体质量分为两组:一组为空白组10只;另一组为造模组40只。先采取力学失衡法破坏白兔颈部肌肉,再注射硬化剂制造CSA模型。造模后四周,以TCD测定各组白兔硬化剂注射侧附近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若造模组最大血流速度(V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扭转"坏死"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挽救卵巢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卵巢扭转患儿,立即走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采用腹腔镜探查手术。如果手术证实为卵巢扭转,经过家长知情同意后,立即走小儿卵巢附件扭转保守性手术处理流程。卵巢扭转复位的患儿术后定期行小儿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双侧卵巢的体积、血供和卵泡情况。计算复位后各时间段卵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