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问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纱,键盘是织机,我希望在劳作中渐渐心灵手巧而不是相反
  
  2006初夏访作家阿城,刚进门,就听他说起一段闲话:有篇报道对某影星的家娓娓道来——进门是什么样子,穿过游泳池是什么,接着怎么走,通向哪儿……说得那是纤毫毕现,按图索骥决不致迷路。没多久,影星家遭洗劫,据说有赖报道指引。阿城戏说:“这不整个一盗窃团伙先遣部队吗?”
  
  哦,防火防盗,防记者。
  稿成以后给受访者看一下,阿城用三种颜色改了。其中有一句写他用多少钱盖的房,是他随口说出来的。他将这句用颜色标出,加了个括弧,换了种颜色:“这属于个人隐私。”我心里“格登”一下。
  其实这些年来,已经有很多次微小的“格登”了:一篇报道的信息并不是沿着记者编辑希望的路径向外传递的,每个人都从报道里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不是每个被访者都能明确说出私人空间被侵犯的不乐意,也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他说的话变成铅字以后也许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他们只是在报道带来事先没有料到的麻烦时才想到破口大骂。
  于是,防火防盗,防记者。
  这一年,唯一访了但写不了的是一次等待了半年的采访。看了半年的书,陆续采访了周边8个人,录音整理出来有几万字。然而功亏一篑,我在最后一站多问了一个事关家庭内务的问题,事关那个特别的年代和人心的疤痕。被访者动怒了,请我不要写这篇报道。
  “真是一个不道德的问题吗?”我失眠了好几天。编辑安慰:“当然不,因为你是记者。”但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不这样看:“这是个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已完全失去分界的传媒时代。”阿城也不这样看:“素昧平生,刚刚交谈了20分钟,我为什么要把心里所有的话告诉你?或者说,为什么要把私人的事通过你告诉更多的陌生人?”
  在一个缺乏禁忌的时代听到这样的忠告、得到一次这样的教训是有益的。我不得不想:在公共空间究竟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闯入私人空间的底线在哪里?
  打个比方,某名人离婚了,财产分割出现纠纷,媒体应该追问吗,以大众想知道的名义?但凡有点脑子的人,理当断然拒绝:“关你什么事?”
  饶颖、张钰,都把私人事件酿成了公众事件,而且走向极致,因为她们无助。然而,令她们气愤难平到遮羞布都不要的事态发生了明显倾向于她们的利益转变吗?她们真从媒体那里得到帮助了吗?媒体又收获了什么?我对这件事情因此产生兴趣,追问了一下播放性交易录像带的网站,构成了本刊专题《张钰与互联网的欲望号快车》中的一个部分。
  看似越来越多的媒体,挤在越来越狭窄的范围里重复地、长篇累牍地报道。我们的新闻是丰富还是贫乏,一望而知。但总有个人或群体的无意识在起作用:这就是人们需要的新闻。
  我只能调整我自己。三周前,访蒲巴甲。此前在网上看了他挥着藏刀骑在马上的裸照(是剧照),打着炒作的问号进行炒作也是炒作的一种,我就不问了吧;也有报道提及他传说中的女友,我坐在他对面,看到他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银戒指,我也没问,因为这事跟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
  初秋访木心先生时他说,人类因为无可奈何,才有了象征。好吧,让我们把世界扔进一个巨大的分液漏斗,静止时大致会分为三层,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身处体积最庞大的中层,大家一刻不停地做着布朗运动,构成火热的生活。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对上层的突破真的需要一点狗仔队精神/扒粪精神,穷追猛打,无微不至。譬如在一篇腐败案的调查中,哪怕多处出现“据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只要确有其事),我觉得都是好样的。对下层的渗入,相对容易一些,它常常潜藏在一则平淡的社会新闻下面,好奇心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会领你走下去。
  这一年,我被一个意外领着,跟踪了一群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从冬天到夏天再到冬天。四个人死了,我写了三篇报道和一部13万字的非虚构小说初稿。我只能说:现实远比虚构精彩,看你下到多深。
  大多数时间,我依然在中层游动。就像一个纱厂女工,接到生产任务,跑动,说话,倾听,文字是纱,键盘是织机,我希望在劳作中渐渐心灵手巧而不是相反。
  所以我提醒自己:这里已经很拥挤了,保持一定距离,有所不问,给大部分中产阶层受访者以中产阶层的安全感;这样,媒体和大众或许能够彼此活得较有尊严。
其他文献
抗战期间,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上的随军记者,写过一百多篇战地报道;在1945年“密苏里号”上见证日军投降仪式的数名中国记者中,他是唯一在世的一个    在中山大学校内一套简朴的教师住宅里,92岁的黎秀石坐在客厅里的圆桌前,身着翻领白衬衫,丝丝白发很整齐地梳向脑后,神采奕奕。失忆的老伴侧躺在桌旁的小床上,睁大眼睛听着采访对话,两手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时光飞逝,这对伴侣已携手共度了近七十年人生。  当
地震与爱情  任 田    地震时我家就在震区,我就在我家床上。可怜的全力抵御寒流的女人,拥着导购小姐抱过的羊毛被、贴着移了三峡百姓供电的电热毯,被窝里塞着灌饱了热水的暖水袋,一夜安枕麻木到天亮。  醒来看新闻,知道发生了地震,每日不能缺少的MSN突然断奶,周围街区群众都跑到大街上交流信息,而我还在玉石铜链大吊灯下昏睡不已。  够闹的是,那几天的电视节目也老和地震有关,比如一个研究青年男女恋爱心理
1921年的非常大总统选举是孙中山改护法为革命的重大战略型举措,然而这一在其看来可以使中华民国重获生机的革命方略,在南方内部遭遇了巨大的质疑和反对,直接触发了南方阵营的再一次分化和重组。被外界视作军政府要角之一的唐绍仪,也因此次事件与孙中山日渐疏离,双方持续数年的合作关系走到了终点。联辔而行  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清政府派出的第三批留美幼童之一;在美留学
給冯小刚当了8年的御用龙套,他扮演的角色常常连个名字都没有。  《没完没了》里的朋友、《大腕》里的精神病人、《手机》里被葛优调侃的电视台同事、《天下无贼》里的警察……如果不经提醒,还有谁会记得这些龙套是同一张脸?但这些注定不起眼的角色曾是一个演员的全部。演艺圈是名利场,有星光的地方也会有阴影,张涵予一直遮蔽在阴影之下,才情被碎片化。  《集结号》注定是普通人大放异彩的电影,这里不适合明星亮相。“团
“你们记者写我没有意思,要写,就把这些骗子都写出来,这些吃艾滋饭、发艾滋财的骗子,还有那些还在组织农民卖血的。要是我死了,你们不要写我,多揭发那些骗子、血头!”    老伴走了    屋子里很暗,到处是成捆的书,冬天的阳光本来就少,加上窗台和桌子上的花挡着光线,客厅就更暗了。已经80岁的高耀洁摇摇晃晃地走在书堆间的空地上,到厨房去热上顿吃剩的稀饭和馒头。老伴郭明久在照片上笑着,静静地看着她。  “
最好保有探讨的空间,而不要办成一个阵营刊物,以至于观点不交流、人事交恶。新左提出的许多问题也都有价值,也值得思索,但如果基本上只有一种声音,那不如改名叫“新左论坛”    1979年4月《读书》创刊号开篇文章“读书无禁区”中的那份开阔,大约不会想到近30年后会碰上各色“主义”以及由这些“主义”之间的摩擦对抗所形成的微澜与吊诡。  这是一次略显狼狈的采访。大部分学者都是规避的姿态,不肯开口——  秦
一线城市租房市场出现异动,特別是某些长租公寓运营商争抢房源、哄抬租金的行为,已引起社会关注。当前有品牌的长租公寓占整体租赁市场比重还不高,但这些长租公寓品牌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而且所掌控的房源量在不断增长,很容易左右房租走势。虽说房租起落很正常,但这要符合基本的市场逻辑。对于扰乱租赁市场秩序、加重租房者生活成本的各类“炒租”行为,各地职能部门应积极作为,深入调查核实,依法严厉监管,让“房
持枪进入拉斯维加斯一家宾馆声称取回本属于自己的体育纪念品的辛普森,被美国检察机关以绑架罪和持枪抢劫罪指控。9月19日,在交纳12.5万美元保释金后,他离开了拉斯维加斯监狱。  12年前,这位蜚声全美的体育明星靠着“梦幻律师队”精湛的法庭论辩,借助程序正义把血证如山的证据驳斥得破绽百出,从而制造了一个美国司法史上的奇迹——世纪审判。而从这次他在机场拥女友登机的情形看,过堂已不再是战战兢兢的事。凭他在
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人往往具备一定的心理优势,因此很多人认为,领先者通常会按照自己的策略行动,以确保自己的优势能够继续下去;心理学家却发现一个现象,很多领先者并不会专注于自己的策略,而是将目光始终放在那些追赶者身上。  比如在帆船比赛中,那些成绩领先的帆船并不是一直都在执行自己的领先策略,而是将目光锁定在落后于自己的帆船身上,一旦落后的帆船改变航向,他们也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有时候,即便落后的帆
如果不排斥虛构形象,那么入选年度人物的应该是徐长今,尽管在姓史中,她是否姓徐已湮灭不可考。而所谓客大欺店,落实到《大长今》处,就是当我们试图把李英爱与徐长今扯开来打量时,才发现,这是件困难的事。   《大长今》服装人员李某说:“李英爱虽然贵为顶级红星,但很谦虚。她喜欢吃零食,愿意与工作人员在快乐的气氛中一同分享。”这很像长今,不管仇人恩人,都是病人,为了救人,容不下半点私心。李英爱的经纪人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