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师的心理品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社会一员的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向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理想的品质包括五方面内容,它们是对现实充满乐观、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具有三公三心的品质、对学生充满爱心,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心理。
  关键词:教师 心理品质 心理结构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6
  
   一、对现实充满乐观
   如果总是对现实不满,或埋怨、或憎恨、或恐惧,那就是心理痛苦的根源。试想,一条鱼儿老是不喜欢水,老觉得所赖以生活的水太浑、太冷、太热、太咸等等,总是不如意,这条鱼能有丝毫的快乐吗?面对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的水,不喜欢更不愿意接受,会有什么结局呢?这条鱼要么疯狂,要么自尽。显然,这种难为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也许有人会说,这年头水都被污染了。是的,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那是站在人们自己的角度,有的教师担心下岗,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教师因为有领导或外单位的人来听课,就紧张害怕;有的教师因学生不听话而哀声叹气。既然离不开现实,离不开教育,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接受现实,热爱教育。接受不完美的现实,热爱其中存在真善美的教育。对教育永远充满乐观的态度。而乐观的态度就是健康心理的一部分。只有喜欢这个地方,热爱这个地方,才能积极乐观的在这个地方工作、学习着,这便是一种健康的行为和心态。如果此地不完美,没有关系,这才给我们提出奋斗的目标,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二、日常理要具有“三公”、“三心”
  1、公平、公正、公开
   公平:在一个班级体内,任何学生的地位和人格都是平等的。无论学生平时学习、纪律、交友、心理素质的情况如何,都应一视同仁。每一位学生的权益都应受到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责任都不应予以推脱。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对内向型的学生应重在开导,态度要和缓,对外向型的学生要以柔克刚。
   公正:学生求助教师时,最渴望的是一个公正的结果。教师应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分析后进行有理有据的处理。教师的评论和态度对全体学生发生着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不具备公正的心理,一将损害学生权益,伤害学生的自尊;二将可能使矛盾激化,不利于班级团结和良好班风的形成;三是会丧失学生的信任。
   公开: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处理纠纷时,尽可能宣传教育。让当事学生及知情者公开摆清事实,再发表建议,最后还征求学生的意愿公开处理事件。
   2、耐心、细心、小心
  耐心:不管大小事件,教师都不应置之不理,而应耐心听取反映和陈述,耐心引导他们说清事实真相,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或拒绝他人主张和请求的理由。要耐心、细致地处理。从处理形式上看,教师这位法官只能选择调查,客观地分析,使学生心服口服。
   细心:学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家常小事”。但教师千万不可因事小而不屑一顾。要细致、不要忽视。当然,细心也反映了教师的认真和负责,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格教育。
   小心: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纠纷意味着“伤害”或“损害”,但这种“伤害”或“损害”是有意还是无意?情节严重还是轻微?一方有错还是双方有错?这些问题,教师有责任认定。但这种“认定”必须小心谨慎!千万不可因出言不慎而贬低学生人格自信,孤立了学生形象。同时要讲究艺术,避免早上批评,因为会使学生整个上午或一整天都浸入郁郁寡欢,优优忡忡;并提倡以“表扬”方式进行批评。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巧妙地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
   三、教师要具有“爱”的品质
   师爱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一片爱心,一段深情,常常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我们从日常的观察中可以看到,学生普遍希望和渴求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器重,也十分珍惜老师的爱,他们很小心接近老师,注意观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年龄越低,对这方面的反应越强烈。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在他们心灵的池水中击起层层涟漪。师爱是最能使学生心灵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四、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未来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牢固树立创造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
  五、新时期教师要具有研究心理
  实践证明:成材的最佳途径是把研究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假如一个人在所处的现状里无法成功,那么,即使改换到其他环境也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每个人都有超出自己已发挥出的几倍的能力;任何事情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会做成。改变教师职业形象也是同样道理。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能为人师,更应在人格和行为上成为示范。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教学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课堂中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产生学习动机,但面对目前情境教学所出现的重气氛、轻效果,重表演、轻目的,重课外、轻文本现象,教师应该把握好文本之境、课堂之境和思维之境这三种境界。  关键词:课堂情境 文本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57-01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56-01    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关注生命质量”为核心的阳光教育理念近年来已经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当今的职业中专教育中,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弊端,必须用新型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治疗”,倡导“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般的温暖关爱孩子、理解孩子、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58-01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大多数老师运用体育游戏。但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负面的效果。为了使体育游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笔者之见应注意以下八点   1、创新的游戏内容。体育游戏能否吸引学生,要看它是否有新意。那些老生常谈的体育游戏,缺乏新意,就
摘 要:苏轼是一个济世之才,于国于家,他都有凌云壮志,在他的生命里,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是永恒的主旋律。人生几度沉浮,甚至愈贬愈远,愈贬愈偏,在苏轼的生命中,兼济天下的情怀却从未舍弃过。苏东坡自幼被灌输的是儒家大道,这是文人的骨头,他总是能够在情绪的波谷重新振作起来,保守着自我的本真,终于成就了一个坦率豪迈旷达的人生。  关键词:苏轼 兼济天下 积极奋进 不改其度  中图分类号:K825.6文献
三年前,在离开俄语翻译岗位多年之后,我开始从事对外文学交流工作,才算是重拾老本行.rn我接待的第一个外国作家团是尼泊尔学院代表团,我陪同7位外国客人访问了北京、昆明、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6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家庭和社会的重视。但是,我们却看到,轻视教育重视教学,甚至以教学代替教育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也正是如此,教师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越来越少,替代的是不理不问、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的这种简单、粗暴、有辱学生人格尊严的做法,正是思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162-01    高考结束后,我观看了电视剧《亮剑》。这部电视剧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李云龙的成长历程,看后深受鼓舞和启发。剧中呈现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间人物刻画更是精雕细作,形象典型,该剧尾声的论文答辩以画龙点睛之法揭示本剧精髓——亮剑精神。   剧中人物李云龙在阐述军人意志——“亮剑”精
为了抑制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及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一方面,燃料乙醇的出现实质上提供了一种新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我们必须坚决向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是学生的和谐发展。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遵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使整个校园文化浑然一体,达到了一步一景,景景育人的境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给花圃起名,给玻璃装饰,给联廊添景,给过道绘画等活动,有了师生们的亲自参与,校园文化自然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 花圃起名 玻璃装饰 联廊添景 过道绘画 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