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你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县城,群山环绕,圈成我心中的一方净土。山峦连绵起伏,近的,能清晰地看见松柏的轮廓,苍翠欲滴,秀丽挺拔,仿佛是画家用深深浅浅的绿色勾勒而成的画卷;远的,则在视线尽头,如纤眉皱起,纤眉深处,缕缕轻烟淡淡升起,在远远的晴空划出自然的一笔,写意一般。
  在这宁静的山城小县里,流传着不平凡的故事。相传,公元1516年,赣南盗贼蜂拥而起,他率领书生和偏裨前往讨伐,荡平为患数十年的匪乱,战毕,设置崇义县,就是我的家乡。提及崇义,都会想到他——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阳明心学”的提出者。如今的崇义人民崇尚仁义,就源于陽明先生的教化。
  我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在崇义阳明博物馆追溯阳明先生的一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龙场悟道这一场景:在阳明洞前,阳明先生素衣白裳,盘膝而坐,眯着眼睛,凝神思索。惟妙惟肖的石像,让我仿佛看到了他37岁时,从少年天才,到中年颓废,甚至差一点命丧贵州龙场的历程。直到那一年,他住在一个山洞里苦苦思索,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思想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悟出了他最重要的三个理论之一——吾心自足。意即我苦苦思索这么多年,原来答案就在我自己身上,答案就在心中。阳明先生,我忆您那求知若渴、探求良知的心路历程。
  在县城的每家每户,只要抬首眺望南方,总能看见座落在那里的阳明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像是高耸的驼峰,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佳视角,又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限感慨,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体验。身在此山中,我眼前又浮现了当年阳明先生那从容淡定、奇谋取胜、弹指之间不费一兵一卒43天平定叛乱的身影。此心不动,万事从容,阳明山仿佛就是阳明先生那颀伟的身躯,刚强又正直,撑起了一花一草、一树一岭,撑起了安定太平,完美地践行了“知行合一”。阳明先生,我忆您那沉着冷静、坚毅果决的不屈品格。
  江南,此时正值雨季。雨声,时而轻缓,时而热烈,但无论是怎样的雨,阳明山脚下的阳明湖总会包容它,就似阳明先生那颗博大包容的心。阳明湖面仿佛明镜,愈经雨水的洗礼愈显明净,好似阳明先生那纯净的眼睛,清澈得可以净化任何一个人,淡淡的目光中似乎蕴含着许多真理,饱含着他光辉夺目而又曲折艰难的一生。淅淅沥沥的雨水冲散了泥土,冲乱了花儿,但唯独不会也不可能冲淡一点儿阳明先生留下的印记,反而更加升华了他那不朽的精神!阳明先生,我忆您那包容的心和明净的眼!
  雨声如故,群山如故,阳明先生亦如故。
  阳明先生虽只在尘世中辗转了短短几十年,但火光却愿为了描摹他的容颜,燃尽时间;月亮却愿为了换他枕边月圆,历经轮回;我亦愿为了让世人了解我最忆的阳明先生,用尽笔墨。
  我心光明,亦复何求?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章源中学‖指导教师:王立红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对于崇义这座小城,作者选择了王阳明先生来书写。当下,王阳明的“心学”很受推崇,在历史上,他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武宗正德年间,因为宦官擅政,正直的王守仁谪贬至贵州龙场,路途中又遭人追杀,但这大大小小的灾难并没有打倒他,反而磨炼了他的心性,让他领悟到了“吾心自足”的道理。他明白,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便问心无愧。龙场在当时还是个未开化的地区,但王守仁没有气馁,他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他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正德十四年间,他以非凡的能力和智慧,仅仅用了一月之余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还给百姓一片太平的天地。群山如故,风雨如旧,不管时间过去了多少年,不管那段历史离我们多遥远,王阳明先生的其人其事都值得我们去尊敬、去传颂。
  【适用文题】走近历史名人;怀念______;崇拜……(鸣燕)
其他文献
生命的纵横阡陌中,我们踽踽而行,路途中,我站定身子,蓦然回首,你的微笑抵消了曾经的劳顿,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末,回到了老家,我和祖父一起走过初春的田野。初升中学时,我成绩并不如意,烦恼一直压抑在我的胸腔中。祖父却不以为然,他用宽厚的手掌摸着我的肩背,脸上浮出一种极淡极淡的微笑,仿佛夕阳下的山岗,安宁而美好。  祖父挑起了扁担,大踏步地在前面走着,扁担吱吱呀呀一路响着。我紧紧跟在后面,一路小跑
天上群星璀璨,庭院里有一位小姑娘,正在抬头仰望那片星空,被风吹起的发丝清晰可见。你能想象出这样一幅精致的画卷是呈现在一片叶子上面的吗?  初次见到这样一件艺术品是在电视上。“叶子上能做画,是真的吗?”这个问题引出了一段视频。一位幼教,在一堆叶子中挑选出不同种类的叶子,有鲜的有干的。选一片厚薄均匀的新鲜叶子,拿一把精巧的小刀,开始雕刻。他手里的那把小刷子一点一点蹭掉叶肉,留下蝉翼般晶莹的纱,沿着脉络
那一年八月,深秋。  我将孩子的被角掖好,点起一支蜡烛,在昏暗的光芒下提笔。钱财已用完大半,我不得已,只好将泥和在水里,平时充当墨汁。哪怕是教孩子多识些字,也胜过荒度时光。  外面乱套了。官兵、匪贼,谁也分不清谁。战火肆意蔓延,家破人亡的百姓数不胜数。我好不容易拖家带口,找到这么个偏僻的村落。但估计住不久,征兵的人迟早会寻过来。  一声闷雷响起,闪电划破天际。  我搁笔,在雨声中和衣而睡。秋天,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长无边际,但只要乐在其中,走出的路也会颇有几分趣味与恬淡。  正值深秋时节,月考失利,心情郁积,于是我来到山中,想享受享受清净。  清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气。邂逅眼前幽深的巷子,更像是浓淡适宜的水墨画一般,向世界展露出淳朴的气息。脚下颠簸不平的石板路浮着雨水,深黑中盖着青苔,大小不一地向前延伸,足以看出这石板路年代久远,像是会直通到历史长河中的某一处。
不如意的事多了,人就会在死胡同里学会转身,会在逼仄的房间打开一扇门,会在欲哭无泪之际牵动嘴角,学会微笑面对一切。  如意是付出汗水之后的收获,是殚精竭虑之后的顿悟,是繁花零落之后的果实,是迷失慌乱之后的笃定。如意以种种不如意的态势出现,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定位人生,如何实现价值。  一个人自内心深处感知到如意的真谛,就会感到苦亦甘甜,贫亦富足,便不会因流水落花而悲伤,也不会因挫败困苦而纠结。因为他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近几年来流行的一句很励志的话。读张晓风的散文《初心》,原以为也是如此,读罢,文章却如一股清流从心头漫过,这“初”的学问远不止这一句话呢!  “初,裁衣之始也。”文字学的书上如此解释。一个字,就能呈现一幅画,这就是汉字的魅力,象形的解释颇有意思,一个母亲或妻子手拿剪刀,要裁剪手中的一块布,想当年,造字之人初造“初”字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了。  她说: “人生一世,亦如一匹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和《飞鸟集》等声名远扬。1913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中诗的基本题材多为寻常之物,如花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秋夏、爱等,其用简单的语句表达了丰富的哲思。  《飞鸟集》恐怕是在我国传播力最广的外文诗集了,其中的许多小诗广为流传,比如,“世界以痛吻我,我
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听一声鸟喧,便觉得一脚滑回到洁净清美的少年。扑蝶追萤,明眸皓齿的人在眼前,在同样青嫩的时光里,还没旧,还没老。  如今,丽人皆成旧人。旧人也杳然,只剩了一颗鸟喧声里碎碎怀想的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句子,极有风情美,像我的少女年代。这竹喧里有穿林的风声,更多是鸟声吧。每每春夏之间,薄雨过后,独自坐在清寂的香樟荫下,读王维的诗,恍惚中整个人儿羽化了,悠悠漾在绿意和
2019 年聽到的第一句最暖的话:啥是佩奇。《啥是佩奇》是部电影的宣传片,在短片里,爷爷站在乡村的山顶上拨通了电话,问孙子想要啥礼物,孙子说,想要佩奇,爷爷刚想问“什么是佩奇”,手机就没声音了。  为了搞懂啥是佩奇,他戴上老花镜,翻出字典查询,还求助了全村人。养牛的大叔指着手机里的女主播告诉他:“这就是佩奇。”老板娘拿出一桶“佩琪”洗洁精给爷爷,下棋的棋友说“佩棋好像跟跳棋差不多吧”,直到在城里打
小叔在空空荡荡的大街上独自徘徊,被凛冽的寒风吹得茫然。  往常热闹非凡的城市几天之内变得空落了,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店,早就关门闭市了。在夜幕笼罩下,一座城的灯光璀璨,被一只无形的手掐灭,只剩无边死寂的黑暗,就像武汉人民头上挥不散的阴霾。  可怕的病毒袭卷武汉的消息传来时,小叔正收拾行李满心欢喜筹备回家。愈演愈烈的疫情好似一盆冷水,把这不幸的农民工的心浇了个透凉。 “今年春节,我就不回家了,免得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