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的匠心与传承:让时光倒流,让古书复活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磨一剑古籍修复师王金玉的匠心与传承让时光倒流,让古书复活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八个字总结出了宁波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实力。其中,“书藏古今”指的是天下第一藏书阁——天一阁。昔日一代大思想家黄宗羲就以登上天一阁为荣,发出“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惊世之叹。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四百年风雨飘摇间,岁月仿佛只是天一池里日复一日地荡开的层层涟漪,古籍安然地在楼阁上休憩,全然不曾理会风流云散的往昔。
  修复古籍还原文明记忆留下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在天一阁北书库旁,有一个安静的别院,从未对外开放,进入这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它是天一阁的藏品修复部,也是文化部公布的12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在这里,那些出现虫蛀、发霉、破损的古籍,经过古籍修复师的手再次“重获新生”。
  “天一阁现藏古籍30万卷16万册2.2万余种,善本古籍5000余种3万余册,其中约40%的古籍因虫蛀、鼠噬、絮化、酸化、老化、断线、缺损等病害需要修复。”王金玉是天一阁的藏品修复部主任,四十年来,她参与修复的古籍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册了。
  在修复室,几位修复师正聚精会神的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这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捶书……每人一个工作台,上面架着一盏台灯。手边一盆打稀的浆糊,浆糊里泡一支毛刷。取备用纸,用手撕出一角,蘸上浆糊,衬托在破洞背面,再将多余部分移去,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
  “视情况而定,如果只是填补一下轻微破损的话一天可以修复10页左右。如果情况严重,也许花一天时间,只能修补一页。”
  这里的人,大多将毕生精力都倾注在古籍修复的事业上,一干就是一辈子。有人为了份安稳的工作,有人因为喜爱,有人是家传,无论前因如何,后果都是他们扎根在这儿,用工匠精神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纸张修复的新辦法是匠心的继承与发展
  王金玉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工作室里做修复。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细心地做好每一个细节,耐心地重复每一个动作直至完成,不断用审慎的完美主义目光检视修复成果。在多年的实践中,王金玉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古籍修复方法。
  捶书,是古籍修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古籍修复过程中,往往需要补洞或者新衬一张底纸。因此需要通过捶打,让纸张保持原有的厚度,修旧如旧。但是使用传统的方头锤敲打纸张,容易在纸张上出现印痕,对古籍造成二次破坏。经过探索,王金玉自己设计图纸,打造了表面带有弧度的圆头锤,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外人看来,古籍修复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但是王金玉告诉记者, 古籍修复还需要创新和匠心。
  例如2013年,天一阁古籍修复中心首次结合传统纸质文物修复和科技保护两种手段,完成了3张清代进士榜的抢救性修复工作。

  这3张进士榜文是1877年张贴在鄞州区姜山镇新张俞村祠堂里的,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地方史料价值,但由于保存条件极其简陋,历经百余年后,已出现严重絮化、残缺不全、污渍等现象,按照简单的古籍修复的方法,修复难度极大。
  王金玉创造性的将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应用到了纸张修复中,并首次采用化学手段加固,将揭取下来的块状、粉末状碎片还原榜文拼接起来。6名专业修复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为这件珍贵的文物“续了命”。
  在2015年年底,天一阁精湛的古籍修复技艺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项目的重要成果《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操作指南》之中,以天一阁馆藏古籍《台东涧溪鲍氏宗谱》与文书《清光绪三年张嘉禄翰林院庶吉士敕封》的修复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古籍与文书的修复流程。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既要看到挑战,更要把握机遇,努力激发老龄化带来的活力,通过发展壮大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既解决养老问题,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随着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养老产业已进入投资窗口期。数据显示,2017年,养老市场规模已达5.6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
原本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聚集在同个办公空间,共享着周围的环境和资源,彼此间还能分享信息、知识、技能等。简言之,你的左手边可能是程序员,对面可能是设计师,中午,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可能在餐厅面对面和咖啡,下班后,大家一起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这种联合办公的概念诞生之初便被资本青睐,除了做二房东(即将空间重现翻新设计后出租赚取的租赁差)来赚钱,共享空间带来的社群价值也是盈利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共享办公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垃圾分类看似事小,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垃圾分类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后世子孙万代,更加关乎国人文明步伐的前行,是一场多方面综合的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类群体,必须层层发力,环环相扣,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构建树立大国文明的新座标。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大街上、小区里大部分都是两个垃圾筒在一起,一个可循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有个叫约翰·沙梅的首饰作坊清扫工,他每天都把地上的尘土集中起来,细心地筛出金粉的微粒,日积月累,制作出一朵美丽的金蔷薇,献给挚爱的苏珊娜。生活的尘土中同样有太多闪亮的金粉,只待文艺创作者睁大眼睛去寻找、搜集,制作出一朵朵“金蔷薇”,献给我们心中的苏珊娜——人民。  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是韩志君艺术生涯中锻造出的第一朵“金蔷薇”。  20世纪80年代末,还是长春电影制
大一统的几个方面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大一统包含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郡县制确保中央权力可以在基层运行,解决央地离心倾向;科举制打破阶层固化,开放国家权力和治理体系;文官制保证王权与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乡绅制反映朝野协同共治基层。因为大一统传统,中国创造了世界唯一不中断的“分久必合”的中国奇迹。  二是以文化认同塑造民族认同。是否是中华民族一员,不是靠种族,不是靠地缘,不是靠宗教,
曾经被视作“低质量、低成本、低俗化”的网络剧如何完成华丽转身?近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助理兼高级项目总监许志敏、《白夜追凶》总制片人袁玉梅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网剧已经开始进入精品比拼的时代。  现象:2017年国产网络剧口碑爆发  从2013年开始,随着《万万没想到》等小成本网剧的走红,网络剧成了视频网站争夺的香饽饽。2014年可以说是网络剧井喷的一年,《灵
“他们好像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更像是七、八十年代穿越过来的人”。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曾在浙江卫视做完一期名叫《浙江新力量》的节目后,发表过这样的感慨。  在这档节目中,他采访了一些江浙地区企业的年轻一代接班人,也就是通常被外界标签化过的那些“富二代”群体。  “他们其实很不愿意被外界称之为富二代”,吴伯凡说,他们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滴水不漏,与人交谈时的那种四平八稳,让人感到
近日,女快递员遭多次投诉后下跪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事件经过是,一女快递员因客户的芒果少了一个且包装破碎,在补寄过程中伪造邮政包裹而遭遇投诉。在被公司罚款两千元,还面临被辞退风险后,该快递员到客户家里下跪以求諒解。  最后民警出动,出面为其开具了一份霸气“证明”,圆通快递也免除对这名快递员的处罚并且拉黑“恶意投诉”的客户。此事由此引发热议。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是否更容易受委屈?  客户经常与快
在此之前,由于全球经济走势转冷,很多人预测,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聚焦于增长理论、货币理论、贸易理论及全球化失衡。而这次奖项的颁发,也再次说明,贫困依旧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中国,扶贫攻坚战也进入了关键时刻,中国扶贫办公布的系列数据显示:自1978年末至2017年末,中国累计减贫7.4亿人,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最近几年中国的创新扶贫方案层出不
公益是一种职业,也让我们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那些公益人在踏入公益行业的背后一定都有一段故事。她们从远方赶来,赴一个命中注定的约。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从企业精英、家庭主妇,到职业公益人,这一路上,她们经历了什么抉择,遇见了怎样的自己?被什么吸引着来到这里,收获了怎样的人生?  孫方红: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在大部分人的职业轨迹中,43岁,是一个可以用“稳定”来形容的年龄。人生的列车载着工作和家庭,行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