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地区是种植花生的主要地区之一,病虫害是影响花生质量的关键因素。该文分析了吉林地区花生的主要病虫害类型,探讨了预防和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并介绍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以期为花生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有效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农村农业建设的一种新型尝试和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全新论断。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大先进机械设备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有效推广和落实,同时还需要借助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能够切实促进农业技术
为筛选出适合北京市昌平地区春大棚种植的水果黄瓜新品种,特引进13个新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斯托克’总产量5331 kg/667m2,采收前期1369.4 kg/667m2,采收后期3247.1 kg/667m2,综合产量最高,是较适合北京市昌平区春大棚秋茬水果黄瓜栽培品种。
为探索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对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芹菜‘文图拉’为供试品种,对不同处理在芹菜苗期进行株高、根长、侧根数量的对比和收获期株高、产量、V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对芹菜苗期生长和产量提高都有明显效果,并促进芹菜品质提高,与化肥配合施用时效果更佳。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优化农药组合,在预防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研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浙江衢州龙游县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每亩减少农药用量66 g,不仅可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概率,还可增产6.5%,减量增产效果显著。
发展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农民群众是农机设备运用的主要参与者,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完善操作技能,可以有效促进农机技术的应用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扩大农村产能,推动乡村振兴。该文结合实际,对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和对策。
中国作为当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变革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从目前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在弃农从工浪潮的影响下,农业技能型人才已出现严重短缺。就此,本文简要探讨了现代农艺技术培训的有效途径。
为掌握各品种小麦的生育特性、产量特征,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2019~2020年度邗江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扬麦29、扬麦20、镇麦9号总体表现较好,产量水平高,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邗江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沙棘是青海省高原特色植物,是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树种之一,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各个地区。由于沙棘果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从俄罗斯引入大果沙棘,并实现人工培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确定最佳施肥量,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青海互助县地区种肥施用量300 kg/hm2时,大果沙棘的苗期株高、根茎、干果生长量最大。
该文以沾化冬枣为试验作物,探究水肥一体化模式对冬枣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全面提升水分和化肥的利用率,切实提高冬枣绿色生产水平,实现节能增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油菜是秭归县主要油料作物,为推广和优化油菜新品种在山区、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019年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磨坪乡一篮村三组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从试验结果可知,德新油59、谷神油5号、华油杂50、华油杂137产量较高,适合在当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