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先生过世后,我见到白化文先生有副挽联曰:“声闻九译三千士,谱录无双五百年”,套用了孔门弟子三千的典故。季先生1947年创立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迄今弟子当不止三千,因而此联并不能说是谀颂太过。
  但哲人其萎的同时,仔细想想,季先生“九译”之学,也就是梵文及中亚古文字之学。在今天究竟有没有如孔门弟子般普传于世、影响遍及中国呢?东方语文学界诸贤达固然各有艺业,造诣可观,然而整个社会对印梵文化恐怕仍是颇为陌生的。就是学术界里,梵文巴利文之人才亦甚罕见。中文系哲学系里,乃至各处佛学院中,若想开汉译佛经与梵文巴利文藏文对勘的课,仍甚困难。故与其颂往者,不如悼今世。中印文化交流,至今近二千年矣,而所获不过如此,曷胜浩叹!目前,我们社会上可能已有不少人知道印度经济崛起,是中国以外另一个新兴强权,但问起耆那教、锡克教、印度教之情况,稍有认识的,绝不超过百分之一。读过印度文学、领略印度艺术者,大抵也仅有模糊的印象,莫名所以。若向一般人介绍印度还有个宝莱坞,电影生产常居世界第一位,我试过好几次,人家都以为我在开玩笑。介绍印度人的种姓观、世界观、修行方法、声音崇拜和民俗(例如现在还有:天不下雨,女人就脱光了去祈雨的仪式),人家亦以为是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讲的倒不是印度而是阿拉伯世界。我们跟他们打交道,也跟印度差不多久了,但对它的认识,其实和印度一样匮乏,甚或更为匮乏。今年新疆发生的事故,原因可能十分复杂,但文化隔阂必为其中因素之一。波斯史、阿拉伯文化、袄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对大部分国人来说,谈起来都近乎讲神话或童话,仍与“一千零一夜”差不多,有时还有点“闻之足以戒”的妖魔化心理。造成这种结果,当然有极复杂的因素,但我觉得除了历史遗存的问题外,近世“欧美视域”对国人的影响或许是一关键。所谓欧美视域,就是我们只把眼光瞧着欧美,以致世上其他文明,吾人皆视若无物、视若无睹。
  对近百年之中国人而言,世界只有两块,一是中国、一叫西方,也就是欧美。甚或西方即是世界,又称国际。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有个词,叫做“走向世界”,后来又说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世界和国际,指的都是欧美。因此,假若形容某人是国际巨星,指的绝不是他在东南亚泰缅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很红,或说他在伊朗印度擅名,只能指他在好莱坞闯出了名堂或在欧洲得了奖。假若规定学术论文须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讲的也不会是在韩国马来西亚,只能是用英文写了投稿在欧美的刊物上。且据说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了,所以更要人人学英语。外地居民,若想获得北京户口,英语需达四级水平,其余可想而知,仿佛全球的人说的都是英语。以出版物来看,全球西班牙文图书出版数量极大,但谁也不会说为了全球化,咱们去好好学西班牙文吧!因为全球、世界、国际也者,指的都只是欧美而已,西班牙之影响主要在南美洲。
  这就是欧美视域下的全球观,以致越讲全球化、世界化、国际化,就越不了解世界。世界各文明都在这种视域中遭了障蔽,不再被看见了。就是被看见,也是扭曲了的。合乎欧美者,便受赞扬,获得认同,例如说印度之所以有竞争力,在于他们有殖民背景,多能操英语云云。不合乎欧美文化或价值观者,则受歧视,或以为落后、或以为邪恶,如伊斯兰文明。如斯视域,焉能知印度伊斯兰之实况?
  在此视域中,我们同样也会看不清自己。例如近年赛伊德(萨义德)“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风行,我们也不乏援用,以论西方人眼中之中国印象。可欧美人所说之东方,主要并非中国及其周边。那是远东。东方指的是近东中东,古代的波斯阿拉伯文明、现在的伊斯兰文明。换言之,赛伊德谈的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间误解与交谈的状况,我们则因对伊斯兰无从置喙,故径借其说以言中西文明冲突之事而已。但在中西文明之对比框架中,西方是代表新潮来向古老封闭之中国叩关的,中国却因保守、僵化,而无力回应。东方主义理论,虽对欧美霸权之意识形态有所反省,但这个中西对比框架并未因之动摇,“向西方寻找真理”仍是我们解释近世中国发展的主轴。
  可是中国真是封闭保守的吗?真是欧洲传教士来了以后中国才走向世界吗?在欧美之前,我们跟印度、阿拉伯之交流何等热络?中国也早就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传教士来中国,与中国士大夫争论天文历法时,我们用回回历已经好几百年了,西方黄道12宫的讲法更是早在唐代即已传入中土。故中国从来就封闭保守、须待西方传教士以后才带来光明之火种这类扭曲的历史印象,距事实甚远,是因我们被自己的视域所限,所以看自己也看得不甚分明。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开端所提“九译”之事自然格外具有意义。九译,本指多次翻译,谓远方文化须经好几次的翻译才能为我人理解,但也不妨将九译解为多种翻译。欧美文化之外,希伯来、印度、伊斯兰诸文明,都应扩大译本之数量,让我们真正进入全球视野。我知道希伯来文学史目前已有《近代希伯来文学简史》、《希伯来小说》两个中译本,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希伯来小说也有60多个译本,还有以色列文学丛书及希伯来当代小说名著译丛等。重庆出版集团也有外国文化论丛等。但总体说来。仍显单薄,总量甚少。一些仅有欧美视域的学者文化人,更瞧不起翻译,以读原文为高,自鸣得意,我们唯有更努力于译介。才能打破这孤陋的局面,让自己真正与世界觌面相亲。
其他文献
从一份征稿启事说起……    1. 7~8万字拍案叫绝的长篇浪漫书稿,古今皆宜,俏皮活泼、缠绵悱恻都行。  2. 手稿(字迹一定要工整)、打字稿一律收,E-Mail稿亦可,为免寄丢,请记得来电询问。  3. 海外投稿或作者想转战舞台,都竭诚欢迎。  4. 绝对禁止抄袭、转译……诸如此类之不道德行为。  5.一经采用,我们将以超快速度通报外加放鞭炮!   这是现在网络上的一份征稿启事。如果剔除特别强
期刊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法制社现已成长为年出版各类法律图书800余种、法律图书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的专业出版机构。法制社人用智慧与心血、胆识与魄力,义无反顾地践行自己的一份责任。”    1989年6月10日,法制出版社正式成立,隶属国务院法制局。约半年后将社名变更为“中国法制出版社”(以下简称法制社),并沿用至今。90年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法制社在建社之初,组建工作困难重重,起步十分艰难,寥寥数
期刊
“我觉得看一般的言情小说利害可能不太好说,但是看悦读纪的言情小说肯定是利大于弊。悦读纪在出版书目、选题等总体都有很好的把握。悦读纪出版的小说内容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必须是要么能满足女性朋友对人生、对生活的梦想,要么能给现实中的女性朋友,以工作、职业或者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启发和帮助的。”  如若不是看到尊容,还真想不到悦读纪的侯开董事长,竟是一个三十来岁,至今仍保留着几分俏皮的男人。而这个年轻的男
期刊
东佑文化成立于1992年,但我们是在三年前才进入言情小说市场的。其实在1995年左右,我们就有考虑进入,那时候言情小说市场非常的热门,很多人在做,我们后来发展别的线,就暂时放下了。三年前我们考虑进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言情的光景已经有点在下滑。  言情小说一般都是写情爱的部分,我们当时想尝试多一点探讨情欲的部分,从而带动市场。我们这样切,主要是因为台湾的言情小说市场都在租书店,以前全盛时期有五千多
期刊
此书,我和C君的友谊    拿到书稿的那天,忍不住和C君说:“我负责到一本类似怪奇历史事典那样的书,猜猜它第一回写的是什么?”  “BIG BANG?”  “呃,这本书写的都是有文字数据的,所以答案是,7500万年前,山达基。”  “山达基·汤姆克鲁斯那个吗?”  “谁知道啊!谁关心那家伙信什么?”  “我不care,但我想知道。……我查一下再跟你说。”  一个小时后,C君迫不急待地在MSN上丢我
期刊
“年终大扫除,清出几十本不再需要的书。虽说不再需要,但感情仍在,不忍相弃,想为它们寻找理想的新主人。这时脑海浮现‘茉莉’两字,觉得那是旧书最好的归宿。”这是网友阿孝在部落格上写下的话。他脑海中浮现的“茉莉”,是一家二手书店。  1992年,来自金门的蔡家兄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手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旧书市场——光华商场里一家歇业的旧书摊店面。初入行时,因为对市场不甚了解,旧书店的生意一直没有起色,
期刊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哪。——中禅寺秋彦  已故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其著作《洁净与危险》(中译版:民族出版社)中指出,人类是追求分类与秩序的社会性动物,对于无法分类之事物,往往会被视为不洁。举例来说,装在碗里的饭掉落到地面上之后,就被视为肮脏不可食用的。肮脏感的形成并非地面比较肮脏,而是地面不是用来承载食物的容器。  妖怪,某种程度上来说,乃是前科学时代的人类,用来说明、解释、定位那些明
期刊
文字的循环    最近看了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说了一个有趣的观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所以水没有结成冰,也没有化成蒸汽,而能成为动植物可以饮用或吸取的液态,地球因此适合生物居住。  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可以套用在编辑工作上:许多作家写的文字太冷。因此凝结成冰,读者想要理解,需要强大毅力或热情才可能消化;而有些作家写的文字太轻,蒸发成气体,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作品放在适当的位置,把
期刊
有人说,“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可见亦舒在爱情小说领域的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日前大手笔买断亦舒作品在大陆的版权,正是看重“永恒的师太”的魅力。而作为致力于女性阅读的出版者,从合作方香港天地的身上,吸取什么有利于开拓大陆爱情小说市场的经验呢?本刊邀请亦舒系列小说的选题策划主编钱丽来谈谈她对亦舒及本土爱情小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  书香:亦舒的作品以前也有大陆出版社引进过,贵社目前成为大陆唯一亦舒书
期刊
《鲁迅印谱》被称为建国后中国印坛的经典代表作。钱君匋先生用篆刻的形式,将鲁迅先生一百多个笔名全部刻出,既继承了从上古至明清中国篆刻艺术的精华,又在方寸之中巧妙地表现了鲁迅精神。  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文人圈里,钱君匋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他既擅水墨丹青,又好篆刻治印;既精于封面设计,又长于音乐创作:书法也独树一格,人有称为“五绝”者。但我以为,他实在可称全才。——他还广涉文学、编辑、出版、收藏等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