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服务。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注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重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人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经验教训,觉得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信息的处理能力
  在新课程下“问题解决”的問题情境呈现的信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以主题情境图方式呈现的,也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更多的是图文结合呈现的,有的是数学信息全部明示的,也有部分信息直接呈现、部分信息隐含在情境图里面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用对话出现的,还有要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由于呈现方式的变化,与传统的应用题相比,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提高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和从“事理”中抽出“算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明确数学问题。
  例如《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的解决问题56页的例3:(如图)
  “买哪个的蘑菇更合算”这个问题,在获取信息时,分成以下几步:①课前收集蘑菇的价格,了解熟悉这些信息;②汇报收集的信息;③观察主题图,你获取了那些数学信息?④从信息中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⑤对问题中的信息有什么疑问?⑥学生讨论解决老师或学生提出的疑问;⑦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问题情景。这样小学生就充分理解了信息,扫清了信息上的障碍。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思考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方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述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特别是一些需要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问题,更需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表述。同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引导学生用“先……再……”“根据……可以知道……”等语言来表述,来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也可以用“要解决……就必须知道……”的语言来表述,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但不要追求形式化,学生只要能自己的思考过程说清楚即可,也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直觉、猜想、合理推理等表述自己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表述解题思路的时机和形式,可以根据问题情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可以在学生表征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进行,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中进行。
  不同的年龄段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到了中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完整的叙述自己的思路。进入高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更高一些,不仅让学生要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还应该要求学生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清晰而有条理。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探究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要解决的问题的题目要读懂,对于题中关键词句要反复读,仔细琢磨,有时就能得到用什么方法去解答。如是图文的问题必须把主题图看懂,并反复推敲,图中隐含些什么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活学生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学生进入情境捕捉各种信息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除了看到的信息,还能想到些什么,还能求出些什么,直到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信息,一直追问到以获得的信息,直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用画画、摆摆等活动中寻找联系,到问题的解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可以分步方法解答,也可以综合方法解答,有时也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但还是寻找那种方法最简捷最好,从而达到数学问题解决的目的。
  例如,万州和梁平相距4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从万州和梁平同时两地相向而行。出发后0.5小时相遇,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2,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分步:40÷0.5=80(千米),80÷(3+2)=16(千米),16×3=48(千米)
  (2)综合:把两车的合速看成单位“1” (40÷0.5)×3/5
  (3)方程:设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为x千米 x+2/3x=40÷0.5
  四、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求得问题的结果,并经检验答案是合理的。例如教材第九册第12页的例1,奶奶应交多少水电费?学生算出结果是29.325时,要指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明确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这样才可以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教学还没有结束,教材中的那些实际问题不仅要解决它,还要通过这些问题为今后在日常生活和继续学习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积累经验。因此,问题解决后还要进行总结,通过信息的再回顾,解决过程的再思考,解决方法的再分析,充分感受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与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不同解题方法的区别,感受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关键是对整个解决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回忆、再现,对一些易错处进行强化,为学生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方法和策略。学生把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总结交流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信息的处理、理顺思路、寻找方法、形成策略达到问题的解决的目的。让小学生学有所法,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世纪,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尤其对于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进入,不仅给这些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变革,而且使这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在进行着一次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多方面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愿意采纳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课堂有效性的实现。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基础知识和理论内容为主,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对形象性和情感性信息的接收。因而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插图素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并取得了
摘 要:目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文本知识的跳跃性、教材的学科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性以及数学知识的繁杂性等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知识转换的过程,寻找知识的增长点,拓展横向知识的结构化联系,从而让学生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知识转换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新颖独到的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把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
摘 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为农村中小学搭建了一个现代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而大量的教学资源。本文就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探讨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期望能够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未来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深化建议  一、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