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110122)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的变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构建适应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teaching thought and the teaching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chan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particularly urgent, construct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0-01
1体育教学评价的定义
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其目的一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教师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课程不断完善。其目的二是促进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进体育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2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育评价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过程评价,即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整体的评价,起到导向和激励功能,促使人健康、和谐的成长。目前体育课成绩仍是以学生的运动成绩评定为主,平时学习态度的成绩所占比例很小。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沿用的是常规参照评价,具有一定的偏差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基于这种情况,应该考虑运用发展性评价,另外体质测试成绩单独核算和体育课脱节考核,课外锻炼、奖励加分没有融入考核体系。这种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办法,已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健康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定量评价多,定性评价重视不够。
2.1程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1.1体育成绩评定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和健身方法的掌握。调查显示有51.4%的学生认为评价合理,而认为不合理的占38.6%,值得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2.1.2体质测试和体育考核没有有机融合,造成达标不及格的部分同学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
2.1.3忽略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竞赛活动等潜在课程、活动课程的评价。
2.2评价标准单一。
如何结合体质测试、健康教育探索一套合理的科学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调动学生体育课的热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协调发展。
2.3不同的教师、课程之间,评分的内容与标准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且各老师对于教学评价缺乏系统研究与探讨,同班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项目、教师,所获得的分数差距较大。想要获得高分的学生,在选择项目与教师时,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出发,而是选择考核相对宽松的的老师,过分追求高分,限制了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培养。
3构建、创新科学的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
3.1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评价既要考虑其构成性要素,又要考虑其过程性要素,反映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体现体育教学工作的完整性。有利于全面诊断和改进体育教学工作。
3.2构建公平、公正、全面、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体质健康、课外活动、运动参与、体育综合素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表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3.3加强教学评价的创新性研究,改革考核内容和评价办法,注重个体差异。
3.3.1采用"菜单化"考核内容。
同一考核内容应设置若干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权重系数,供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与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更好地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为了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3.3.2采用"多维化"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与终生体育观的形成。合理的评价是对教学是一种反馈和促进,也会对素质教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正确的导向作用。①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②重视行为、态度评价,使定量与定性想结合;③将评价内容与学习内容、过程密切联系起来;④把各种评价因素和体育课的评分挂钩;⑤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要全面。
3.3.3评价标准"规范化"。
实行考教分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因选择不同的项目、教师,所获得的分数差距较大的现象。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要进行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探讨,考核的内容可分成显性指标(体能、运动素质、体育知识和技能)和隐性指标(体育态度和习惯、自我健身指导的能力、自我休闲创新的能力)两类,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起重要作用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的评价上要突出,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达到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内涵相吻合。
4结束语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综合运用各种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评价主体,建构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高职体育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探索高职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为高职体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范汝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6)
[3]廖元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的变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构建适应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teaching thought and the teaching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chan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particularly urgent, construct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0-01
1体育教学评价的定义
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其目的一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教师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课程不断完善。其目的二是促进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进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进体育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2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育评价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过程评价,即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整体的评价,起到导向和激励功能,促使人健康、和谐的成长。目前体育课成绩仍是以学生的运动成绩评定为主,平时学习态度的成绩所占比例很小。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沿用的是常规参照评价,具有一定的偏差性,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基于这种情况,应该考虑运用发展性评价,另外体质测试成绩单独核算和体育课脱节考核,课外锻炼、奖励加分没有融入考核体系。这种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办法,已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健康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定量评价多,定性评价重视不够。
2.1程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1.1体育成绩评定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和健身方法的掌握。调查显示有51.4%的学生认为评价合理,而认为不合理的占38.6%,值得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2.1.2体质测试和体育考核没有有机融合,造成达标不及格的部分同学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
2.1.3忽略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竞赛活动等潜在课程、活动课程的评价。
2.2评价标准单一。
如何结合体质测试、健康教育探索一套合理的科学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调动学生体育课的热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协调发展。
2.3不同的教师、课程之间,评分的内容与标准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且各老师对于教学评价缺乏系统研究与探讨,同班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项目、教师,所获得的分数差距较大。想要获得高分的学生,在选择项目与教师时,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出发,而是选择考核相对宽松的的老师,过分追求高分,限制了大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培养。
3构建、创新科学的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
3.1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评价既要考虑其构成性要素,又要考虑其过程性要素,反映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体现体育教学工作的完整性。有利于全面诊断和改进体育教学工作。
3.2构建公平、公正、全面、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体质健康、课外活动、运动参与、体育综合素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表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3.3加强教学评价的创新性研究,改革考核内容和评价办法,注重个体差异。
3.3.1采用"菜单化"考核内容。
同一考核内容应设置若干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权重系数,供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与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更好地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为了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3.3.2采用"多维化"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与终生体育观的形成。合理的评价是对教学是一种反馈和促进,也会对素质教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正确的导向作用。①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②重视行为、态度评价,使定量与定性想结合;③将评价内容与学习内容、过程密切联系起来;④把各种评价因素和体育课的评分挂钩;⑤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要全面。
3.3.3评价标准"规范化"。
实行考教分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因选择不同的项目、教师,所获得的分数差距较大的现象。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要进行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探讨,考核的内容可分成显性指标(体能、运动素质、体育知识和技能)和隐性指标(体育态度和习惯、自我健身指导的能力、自我休闲创新的能力)两类,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起重要作用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的评价上要突出,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达到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内涵相吻合。
4结束语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综合运用各种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评价主体,建构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高职体育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探索高职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为高职体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闻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范汝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6)
[3]廖元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