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幽丽山水 抒绵绵幽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通过对柳宗元几篇山水游记散文的分析,概括论述了其散文写景抒怀的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关键词】柳宗元 山水游记 艺术手法 文本解读
  
  唐代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勃兴时期,也是山水游记臻于成熟的阶段。而柳宗元是唐代山水游记最杰出的大师。他在横遭贬谪之后,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鉧 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笔者主要通过“永州八记”粗略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一、寓情于山水,将山水人格化
  
  首先,寓被遗弃之情于被遗弃的山水,借被遗弃的山水来抒发心中的愤懑。柳宗元笔下的山水基本上是被人遗弃的。这些山水“永之人未尝游焉”。《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说到:“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始知西山之怪特。”此句表明作者来永州,一切知名的、有影响的山水都游过,而西山、包括以后陆续找到的钴鉧 潭、钴鉧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等山水他都不知道。由此可见,他写的山水都是没有名气、鲜为人知的山水。另外,这些山水有不少是被隐蔽了美的。如钴鉧潭西小丘是唐家的弃地,“货而不售”,而我买下后,“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使它“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才显露出它难得的美。这些地处偏僻,不为人知的美丽山水正是作者被贬蛮夷之地,怀才不遇的写照。作者借此抒发被遗弃的愤懑,同时他极力写这些山水的美来表现自己的美。例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写道:“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雩、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这个小丘风景优美,千金难买,如今被抛弃在偏僻的永州,连四百文都连年卖不出去。小丘的命运与作者空有报国之志,安邦之才,被朝廷遗弃到永州,不被人赏识的遭遇相似。他写唐氏弃地的命运,实际上也是写他自己的命运。
  其次是给奇特的山水以高尚的人格。《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不与培楼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写它与浩气同在,与造物者同游,具有超凡脱俗的品格。实际上,作者是用自己的人格来喻写西山的怪特,又借西山的怪特来表现自己的高洁。又如钴鉧潭西小丘,作者赋予簇簇乱石以生命,写它们不甘心埋没土中,“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这样既写出了一丘乱石造型的奇特,也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他们不甘埋没,力争奇伟的人格。
  总之,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成了他自己的化身,所有的山水都显得那样的悄怆、幽邃、高洁。他是用自己的人格来喻写山水,又借山水来显示自己的节操。
  
  二、注重环境的渲染
  
  文中渲染静谧寂冷的气氛,使人在心旷神怡之余,油然而生寂寞惆怅之感,从而体会到作者的郁闷心情。
  柳宗元所描写的山水有三大特点——“空”、“静”、“暗”。
  “空”是指其境空旷。文中描写的除了山水,几乎没有动物,既没有昆虫的行迹,也没有鸟兽的喧闹。当然,偶尔也描写些鱼。如《游黄溪记》中,“有鱼数百尾,方来会于石下”。《小石潭记》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怡然不动”这些鱼也都是沉入水底的石头上。另外,这里杳无人烟,只有作者本人,既使偶尔提及同游者,也几乎没写他们的活动。整个“永州八记”只有两篇提到同游者。一篇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仅在结尾交代了一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另一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道:“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穷山之高而上”,仅以一句话提了一下这个仆人的活动。
  “静”是指描写的山水意境异常静谧,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偶尔有点风声和呜咽的水声,也更增添了山水的静幽。如《袁家渴记》中,将草木以及山石置于大风中,以一风统领众景,“振动大木,掩苒众草”,使人可闻风声;“冲涛旋濑,退贮溪谷”,使人可闻水响。这样固然使一个静山生气陡增,但它更增添了环境的静谧,写出了袁家渴的幽丽。再如《小石城山记》中“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这样,水声描写,作者正是为了以此来渲染小石城山的“幽”。
  “暗”是指山水的色调。如柳宗元笔下的山水绘成一幅幅山水画,上面着的色彩基本上是以暗淡的冷色为主。作者的山水游记中描写得最多的是青色的山石,青色的水,青色的树和青白色的天空。“永州八记”中唯有《袁家渴记》中写到了“粉红骇绿”,尽管有了点红、绿色彩,但也是在大风中惊骇地摆,若隐若现。
  作者设置这样空旷、寂静、暗淡的环境,使人油然而生凄凉、惆怅之情。就连作者本人也难耐其幽,在《小石潭记》中写道:“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样,使人们在这种“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中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凄苦。
  
  三、以乐景写哀情
  
  景为情生,赏心悦目的美景往往用来映衬愉悦心情。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基本上是以乐景来写哀情的。作者被贬僻邑,壮志难酬、抑郁愤懑,对尘世的厌倦使他移情于山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找感情的寄托,求得暂时的心灵慰藉。
  柳宗元描写的山水主要是一些普通的小丘和小溪、小潭。作者描写、欣赏的是它们那份远离尘嚣的静谧,独自拥有这静谧的天地,从而忘掉了自己的处境,排遣心中的郁闷。所以说,这种乐境是一种忘我的境界。“陶醉”于山水实质是“麻醉”于山水,使自己忘掉现实中的自我。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自己与浩气同在,与天地融为一体,“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忘掉了自我,忘掉了一切愁闷。又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在“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的美丽境界中,作者“枕席而卧”,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正象正文写的那样,“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作者超凡脱俗的心志与那空灵、静默的境界相通相合,从而忘掉自己的政治处境和尘世间的愁苦。
  
  四、叙议结合,卒章显志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外,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还有一种直接抒情的方式,那就是在记游后进行议论,直抒胸臆。
  一种形式是记游后以一种议论倾吐胸臆。如《钴鉧 潭西小丘记》,在写钴鉧潭西小丘景色的奇异和它的为人所弃的遭遇后,由此而产生感慨,“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雩、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享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感慨这个小丘如搬沣、镐、雩、杜等大地方,那些争着要买的豪门弟子,即使每天把价值提高千金,也买不到手。而把它弃在永州,那些种田的人、打渔的人都瞧不起它,价值只要四百文,都连年卖不出去。小丘的遭遇同作者的境遇相似,因此作者这里借感叹小丘被抛弃永州,“货而不售”来感慨自己被贬僻邑,久久不遇。又如《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在前两部分突出小石城山作为天然石城的特征和它“类智者所施设”的各种现象,以此引出最后一段的议论,“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作者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是因为见到了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象,不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则是因为它不把小石城山设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他之所以这样反复申说他对造物主有无的怀疑,不过是借此抒发他的郁勃愁思,愤慨情绪。
  另一种形式是在记游后以一句议论画龙点睛。如《钴鉧 潭记》中作者在描写了钴鉧 潭的景色,以及自己买潭上田,对潭周围的环境进行整理,使钴鉧 潭的景色更加美丽之后,发出感慨:“使予乐居夷而忘故乡者,非兹潭也与?”这句议论,从字面上看,是钴鉧 潭风景之美使我乐于居住在偏僻的地方,也使我忘掉了故土,实际上,它的意思是钴鉧 潭的景色虽好,也许使我一时忘忧,但又怎能使我忘掉故土?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寂寞孤独,忧心忡忡的情调,从而点出文章写景的主旨。又如《石涧记》中,作者在用一系列的比喻描写石涧的景物,写自己在大自然寻求到美的世界,找到了归宿后,发出“古之人其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的感慨。它的意思是古代的人难道有谁到这里寻求过快乐吗?今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到这里吗?这句话表面是作者陶醉于自然风光的快乐和满足,而隐藏在背后的则是柳宗元难言的忧伤和哀怨。
  这种叙议结合的手法,由景带出情,即通过议论将记游写景同作者本人的政治处境联系起来,从而抒发作者被贬僻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所以说,文中的议论随叙事写景而入,感情淋漓,激昂尽致,着实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作者简介:周梅骏,江西省鄱阳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据世界银行官网2019年11月26日消息,世界银行集团执行董事会批准了国际发展协会申请的1.31亿美元贷款,用于非洲第二高等教育卓越发展影响中心(The Second Africa Higher Education Centers of Excellence for Development Impact,Second ACE Impact)项目的建设,世界银行为非洲卓越中心(Africa Cent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2020年3月27日消息,截至当日,新冠肺炎疫情已导致全球约6300万中小学教师受到学校停课的影响。教育2030国际教师教育工作组(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on Teachers for Education 2030)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对教师群体提供政策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以缓解疫情危机对教师造成的巨大压力。  疫情期间,教师需
据英国教育部官网2018年12月19日报道,英格兰大学部长克里斯·斯基德(Chris Skidmore)宣布政府将奖励高等教育开放数据竞赛(Higher Education Open Data competition)的兩家获奖公司——AccessE公司和Profs公司各15万英镑。获奖者所创造的新的数字工具将帮助高校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做出最优选择,这将是高等教育数据透明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摘要】本文从激发课前预习兴趣、点燃课堂学习热情,养成课后学习反思这一学习全过程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学习。  【关键词】激发兴趣;点燃热情;学习反思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掌握知识,却从根本上漠视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UNESCO IITE)官网2018年6月18日消息,6月11-13日,UNESCO IITE在深圳举办了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慕课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推广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促进《青岛宣言》和《2030可持续
摘 要:《教育2030行动框架》第二部分——“总体目标、策略方法、具体目标和指标”(Goal,Strategic Approaches,Targets and Indicators)描绘了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与之相关的7项具体目标、3项实施举措以及指示性策略。文章重点介绍行动框架第二部分中的第11条至27条,即总体目标和策略方法。其中,总体目标为第11条至第15条;策略方法为第16条至27条。文章
据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官网2019年5月31日消息,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于当日召开了“在线申请大学服务”工作组会议,旨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會议由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谢尔盖·库兹明主持,与会人员就“在线申请大学服务”系统展开讨论。在此之前,学生只能通过亲自前往大学招生遴选委员会或以邮件形式发送申请文件。  “在线申请大学服务”系统为学生获得大学入
据俄罗斯联邦现代化数字教育环境官网2019年10月11日消息,“数据管理与数字教育环境创建”主题大会于10月3日在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科学和教育系统的代表们就托木斯克国立大学以及托木斯克州在实施数字教育项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讨论。  大会由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和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共同举办。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主管科学教育综合事务的副州长柳德米拉·奥戈罗多娃、新型教育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马克西姆
【摘要】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语文教师应顺应改革需要,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以积极的态度适应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 课程改革 转变观念 角色转换    《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写作个性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详细论述了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写作教学 个性化写作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    写作教学是最具思想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行为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为人未来的工作、生活及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形成手段和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