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积木》教学设计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分类需要确定分类标准,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能进行比较、分析。
  2.经历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习题卡、各种不同颜色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时间预设3分钟)
  1.看一看
  组织学生复习简单的立体图形:看课件说一说积木的形状。
  (课件先一个个的出示,然后呈现多种积木杂乱地摆放在一起的画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木,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
  (1)颜色不同,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橙色。
  (2)形状不同,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么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积木摆放在这里,你能把它们分类整理一下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积木。(板书课题:分积木)
  2.想一想
  讨论:这么多的积木我们该怎么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步确定分类的标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积木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产生想亲自分类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时间预设5分钟)
  1.分一分
  同桌合作选择喜欢的方法,然后一起动手分一分。
  2.说一说
  分完以后互相说一说是怎么分的,分成了几类?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中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全班交流,汇报分类情况(时间预设15分钟)
  1.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投影展示学生每一种方法都是怎么分的,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分类标准(例如:颜色、形状等),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预设:
  按形状分,分成了四类,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师追问:这些都是长方体吗?为什么说它们都是长方体呢?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圆柱有什么特征?球呢?
  预设:
  (1)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2)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
  (3)圆柱两头是圆的,能像柱子一样立着,放倒之后能滚动。
  (4)球圆圆的,能四处滚动。
  提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预设:
  按颜色不同来分,分成了六类,分别是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橙色。
  提问: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依现场情况教师展示按能否滚动进行分类。(不能滚动的和能滚动的)
  2.议一议
  (1)回顾梳理
  课件出示不同分类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分类的方法(按颜色分的;按形状分的;按能否滚动分)。
  (2)观察发现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按形状分和按颜色分两种分类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预设:
  ①按形状分:长方体有3个,正方体有5个,圆柱有5个,球有4个。长方体最少,正方体和圆柱同样多,球比长方体多1个……
  ②按颜色分:红色的有6个,黄色的有3个,蓝色的有2个,绿色的有3个,紫色的有2个,橙色的有1个。红色的最多,橙色的最少,蓝色的和紫色的同样多,黄色的和绿色的同样多……
  (3)讨论比较
  讨论:比较这两组分类,为什么分的是相同的积木,而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预设:因为分的标准不一样……
  小结: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看来确定分类标准很重要。
  (板书: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分一分、议一议的过程,一方面加深了对简单的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对分类过程的回顾梳理、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分类需要确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同时也很好地渗透了统计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时间预设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本次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在以后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能像今天分积木这样,看清楚想明白,一步一步地进行。
  【设计意图:通過回顾环节,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应用,解决问题(时间预设10分钟)
  分纽扣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交流分类情况
  预设: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扣眼分。
  小结:数纽扣的时候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数完以后最好做上标记,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学生在练习卡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同学汇报交流。
  (4)重点讨论:按形状分和按扣眼分这两种分类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了吗?你有好的方法来检查和比较吗?
  预设:(1)可以重新数一遍。
  (2)把每一类的数量加起来,求总数
  小结: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但是不管怎么分,最后的总数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在分纽扣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怎样对分类结果进行检查。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但是不管怎么分总数不变的数学思想。】
其他文献
化学新课程概念的教学过程一直被教师和学生当作较为枯燥难懂的内容。通过具体研究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的教学实践,对于如何高效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采取的教学方式和
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传教士的布道课,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器皿,道德的传声筒,当作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客体,从而采取封闭式、灌输型、成人化的单向训导,忽视了教育应该是双向主体的互动——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德育应重在思想品德的内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初中语文自主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突出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和主观性的发展。作为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自主课堂对于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
学生A家贫,常逃课、打架、小偷小摸,父母都对他失去了信心。许老师却常给他买纸笔、买早餐,A一旷课,她就四处寻找;一迟到,她总要问明情况。这使A深受感动,为了不给许老师添麻烦,A离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已经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并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此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