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研究”中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必修教材人教版的“问题研究”主要围绕相应章节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专题,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主要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
  
  一、“问题研究”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学习活动,且“问题研究”可为学生人人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观察必修1、2、3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不难发现其选择的主题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畅想式问题,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等;第二类热点或焦点问题,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类国家层面的问题,如“南水北调怎么调”等。
  
  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既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又为其提供了广阔而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和研讨,同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未来的生存能力。当然,“问题研究”也可由课堂向校外延伸,从文本教材向其它媒介拓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丰富资源。
  
  二、“问题研究”的教学策略
  
  1 分析与“问题研究”相关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问题研究”属于综合或专题式探究,需要较为周密的计划和一定的组织准备工作,对时间的要求也较高,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不可能也无必要全部研究,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集中选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高一上期,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高一下期,学生所选是“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怎样”、“绿色食品知多少”等。选好专题后,教师需进一步研究与“问题研究”相关的课程标准,设计出本课需要达到的“三维”教学目标。
  2 分组展开学习调研,明确具体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研究中,学生的合作与分享尤为重要,成立“研究团队”、“研究小组”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研究效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问题研究”都需要通过小组或团队合作的形式,明确彼此的责任和分工,通过互助性的学习方式,完成“问题研究”规定的学习任务。分组需在课前做出合理设计,小组成员自由组合,人数可以根据研究内容而定,见表1所示
  针对学习专题,教师应指导学生有目标、有程序地开展学习活动,如图1所示。
  如“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这一专题,可分为以下几个组,见表2所示。
  3 采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调研后,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教师组织全班对“问题研究”进行总结、汇报,由各组推选发言人并制作模板展示,汇报本组的研究学习成果。
  例如,担任“主持人”角色形式。要求语言幽默、评价准确中肯,在一次公开示范课“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专题活动中,引导学生分别从“我心向明月”、“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月球资源概况”、“月球上人类能生存下去吗”、“人类探月史”、“我设计的月球基地”等角度思考。经过师生精心准备,课堂上探讨研究不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担任“导演”角色形式。在进行过几次“问题研究”后,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持。在“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的水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专题时,推举出的学生导演采用了情景设计的方式来展开活动,设计的情景出人意料,环节紧扣主题,学生发言踊跃,辩论激烈,作为教师也深受启发和激励。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得以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化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升地理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八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1.新理论探讨:地理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图1所示为两种农事活动场景,结合此图完成1~2题。    1.与①、②所示农事活动相符的是:  A.①种小麦②摘棉花 B.①插稻秧②采茶叶  C.①种青稞②摘大豆 D.①种玉米②植桑养蚕  2.与这两种农事活动的主要分布地相符的是:  A.季风气候区 B.沿海地区  C.平原地区 D.山麓地带    图2示意H海区中有一狭长的裂谷带,该裂谷带为板块的生长边界。据此回答3~5题。  3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
学弟学妹们,当你面对一张张各式各样的地图,当你面对着课本后一道道五花八门的习题,当你面对试卷上一道道令人费解的考试题,是否想过你也可以把地理学好,你也可以把习题做好,你也可以把试题答好。是的,你真的可以!或许你会质疑,下面笔者就以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的身份,谈谈地理学习之方法,相信诸学弟学妹一定可以从中吸取精华,有益学习。  首先。明确何谓地理。地理就是某一范围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总和,所以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改善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教学中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对中学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使教师更为娴熟地运用新技术,提升教学水平,而且还对丰富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推进地理新课程实施,全方位展示地理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成果,应广大教师要求,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一届“开拓杯”全国地理课件
2009年中考早已落下帷幕,凝聚着专家一年智慧的中考试题也纷纷面市了。前不久见到了福州一道2009年涉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中考试题,题目如下。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甘肃省政区图  该题答案为D。本题命题者意在考查学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二中丁波教师回答:  2008年七月,我来到四川灾区松潘中学支教。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揭晓,这所全县惟一完中的学生地理成绩着实让人一惊:高一年级地理平均22分,高二文科班平均28分。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让学生学好地理?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地理、热爱地理。    一、从5.12汶川地震入手,用真挚感情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地理兴趣    5.12汶川地震给这里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
一、自我认识智能的涵义    1.什么是自我认识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所提出,智能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有效产品的能力。依据智能的历史性、生物性、所具有的特定符号系统和文化作品成果四项指标,可将智能分成8种不同的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作为生命个体,每个人都具备上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VCWF)日本分部公布了各国百姓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报告。报告分析了近年全球各国“生态足迹”指数数据,计算了全球各国百姓满足日常生活必须的水、木材等资源的消费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将其换算成所需要森林和海洋的面积。  就日本而言,每个日本人的平均生态足迹面积为4.1公顷,对自然环境的负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与国土可供应量相比,日本人消费了近7倍的自然资源。日本不仅需要进
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国家旅游线路初步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典型性强、知名度大、交通通达、跨越多省等条件,共有12条线路入选首批中国国家旅游线路的备选名单。  丝绸之路:以丝路文化为核心,跨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六省区,是一条典型的国际旅游线路,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影响。  香格里拉:以川滇藏民族文化和特色景观为内涵,形成了从昆明经大理、丽江至迪庆的核心旅游线路,并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