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小鼠急性毒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3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倍比法(n=24)测定最小致毒量和最小致死量,并在2个剂量之间选取2个剂量,将30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4 mg/kg)和高剂量(6 mg/kg)组,每组10只.按照分组,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鞘内给药5μl.1d、7d和14 d自主活动记录仪测量小鼠的自主活动、尾压痛仪测定痛阈、避暗仪测定学习记忆、无创尾动脉测定仪测量血压,八道生理记录仪描记心电图.于第15天,对三组小鼠进行摘眼球取血,测血常规、BUN、GOP和GOT,HE染色观察主要脏器形态变化.另取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给药后次日麻醉状态下埋入植入子,给药后第15天DSI记录仪测定清醒小鼠脑电图.结果 (1)最小致毒量为3.87 mg/kg,最小致死量为6.25 mg/kg.(2)鞘内给药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血压、心电图、自主活动无显著差异.鞘内给药高剂量使小鼠血浆GOT升高,小鼠的痛阈下降.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有可逆性.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β和θ减少,δ增加.(3)鞘内给药小鼠出现肝静脉扩张、淤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脑皮质轻度水肿.而心脏、肺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1)鞘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安全范围较窄.(2)对肝和肾及脑有非特异性损伤.(3)高剂量可降低小鼠痛阈.(4)脑电图出现α、β和θ减少,δ增加.鞘内注射应用后短期内有一定的脑刺激毒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侧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影像及病理证实为前、侧颅底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23 ~ 71岁,手术均由神经外科及头颈外科医生联合实施.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2h,出血量平均1 200 ml,手术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6例,分别因累及海绵窦、视神经、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死亡1例,16例患者术后随访3 -73个月,平均29
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和康复的基础,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自1980年由Gauderer等[1]首次报道以来,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本文对16例经皮内镜胃造瘘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
期刊
自2002年12月在广州召开“首届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10年了,当时全国的小儿神经外科还未达到相应的水平[1],没有独立的学术组织,极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没有加入国际性小儿神经外科的学术组织,国内外发表的文章较少,等等。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对不同年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7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为<30岁组、30~50岁组和>50岁组.每组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骨瓣减压手术前后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及血糖、血乳酸、血红蛋白监测,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糖差、颈内静脉-动脉乳酸差以及脑氧摄取率,TCD测定脑血流量.结果 术后第1天开始,≤50岁治疗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氧摄取率均明显大于对
儿童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大部分位于顶部及额部[1-2],而发生在后颅窝骑跨横窦者,临床上少见.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儿童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10例,其中9例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15岁.外伤原因中坠落伤4例,车祸伤5例,打击伤1例.伤后明显头痛伴呕吐2例,头晕、烦躁5例,视力下降3例,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期刊
目的 总结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华山医院治疗8例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治疗,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1-24个月,其中6例死亡,2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12个月.结论 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发病率低,恶性度高
SF-36(36-itemshort—form),即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MOS36一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最早是由Ware和Shelbourne于1992在Stewartse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edicaloutcomesstudy—shortform,MOS—S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期刊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253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216例(85.38%),次全切除26例(10.28%),部分切除11例(4.34%),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暂时性尿崩45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9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腔黏膜出血2例,嗅觉丧失2例,无发生颈内动脉、视神经损伤,无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和局部感
瓦斯爆炸是煤矿行业较为常见的灾害事故,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将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瓦斯爆炸伤是一种复合伤,以爆炸冲击伤、减压伤、机械伤、有害气体吸入、缺氧、高温烧伤等损害为主[1-2],因此瓦斯爆炸过程中发生的颅脑创伤除了有砸伤、摔伤等机械性损伤外,尚有爆震伤、有害气体中毒、缺氧等引起的复合性损伤,相对于单纯性的颅脑创伤诊治效果差。
期刊
目的 探讨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治且病理证实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国内外此类疾病相关报道及研究.结果 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前剧烈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后未行术后放化疗,随访患者5个月后死亡.结论 AT/RT比较罕见,该类患者预后差,复发率及死亡率高,术后辅助放化疗能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