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体系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学习能力,从单方面来说等同于语文教育课程中的阅读能力,那便是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应用题的阅读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面对应用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在学生拥有良好读题审题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了解到出题者的意图,并根据题目中出现的数据结合公式进行解答。但是反之,若是没有相对较好的读题审题能力,就会付出相对较多的时间,二者进行的比较孰优孰劣一看便知。而且,借用典故来说,闻弦音而知雅意的理解能力绝对要比对牛弹琴好得多。而对于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如此,所以,教师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培养;读题审题能力
  一、 引言
  读题审题能力准确地说就是指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对题目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从中获取到准确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处理。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以及逻辑比较严谨的问题,学生也能够通过利用良好的读题审题能力对其进行解决,从而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授课教师并没有对读题审题能力投以过多的重视,而是仍旧使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无法对题目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了解,不注重了解题目的原意,而匆匆下笔寻求结果。对着这种情况,对应的学习能力自然不会提升,学生过于注重问题的结果而忽略审题的重要性,而这也是众多初中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部分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对于读题审题能力的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缺乏,继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读题审题能力应该视为教学的核心。举例来说,当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无论问题本身难易度的高低,学生首要做的便是读题审题,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从而了解到出题者的意图或者题目本身的原意,并进行对应的解答。而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可以说是决定解题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解题效率的关键,一个具有优秀读题审题能力的学生当面对问题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的本质进行理解,并利用自身所学进行正确的解题过程。但是反之,当学生无法对问题本质进行理解,甚至无法理解到问题本质的前提下,自然无法进行正确的解题思路,抑或者最终的解题结果存在错误。由此可见读题审题能力本身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带来的帮助。
  三、 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1. 读懂并准确地对题目进行理解
  当面对一个问题时,最重要的便是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了解到问题的本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读题审题能力培养时,教师有必要准确地引导学生认真地读题,不用怕在题目上浪费时间。而且,也只有在对题目了解透彻之后,才能准确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在读题的过程中,也要着重地对问题中的关键词汇或者信息进行理解并加以推敲,确保能够充分地抓住题目的核心信息,并辅助读题审题能力对题目本身进行连接,从而进行解题。此外,也需要学生本身的细心程度,由于数学并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对题目进行理解时无法利用承上启下的关系对某个信息进行提示,只能一句一句地对题目中的信息或者数据进行了解。但是,若随便漏掉一句话,就容易对问题理解的全面性造成缺失,从而影响解题的准确性。
  2. 分辨题目的清晰程度
  有些题目由于思维逻辑性较强,无法通过简单读题审题就能够了解到题目的原意。或者由于题目本身存在的已知條件较多,学生并不能够通过读题就对所有的已知条件进行记忆,从而影响到解题的效率。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模式辅助学生对题目本身进行理解。准确地说,就是随着对题目的理解以及题目中提供的已知条件构建一个清晰的题目结构,并将题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条件在结构中进行注释,对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处理能力进行提升,从而有效且准确地对题目进行理解并做出对应的处理。
  3. 充分地挖掘题目潜在的信息
  有些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并不会直接清晰明了地出现在题目中,反而以一种隐性条件存在于问题中,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对其进行了解。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对题目内的潜在信息进行理解,从而对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便是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入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从而降低解题能力的准确性。而且,在解题过程中,部分潜在性的条件就存在于问题中,所以,对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进行培养时,不仅要对问题的表面问题进行了解,对于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也要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提升解题的准确程度。此外,充分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理解,才是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提升的关键。而对于问题内存在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也要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实现轻松答题的目的。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读题审题能力进行的提升还是整体学习能力的加强,都只有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学习水平。其实,读题审题能力准确地说也是属于阅读能力范畴,而阅读能力对生活中起到的帮助也相对较多。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并不仅仅会只对数学科目提供帮助,在生活上的一些其他问题处理上,一个相对优秀的读题审题能力也都能够有效地对其问题解决提供帮助。此外,平常生活中也要着重注意教授学生的读题审题方法,从而达到逐步提升学生读题审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赛群.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8):81-82.
  [2]刘晓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4):5-6.
  [3]龚玉娥.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12):24-24.
  作者简介:汤久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中学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如何教好作文,对老师来说也非常重要,这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思维的最小单位。本文从具体课例出发谈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想法。 Concept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is the smal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式教育理念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智慧课堂主要以微课形式存在,其能更加直观地传递知识信息,实现数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史的学习成为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史的强大的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融入数学史教学的意识还未养成。本文将对数学史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 引言  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已经很难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多是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用死板的方式来记忆所学的知识,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过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减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要想更好地顺应时代的潮流,就必须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不断思考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更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因此必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  一、 提高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也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2011年,新修改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培养中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
在鸡群饲养过程中经常出现粪便过料的情况,鸡群表现食欲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有时继发感染其他病菌,造成更加严重的腹泻症状,从此整个鸡群时好时坏、死淘不断,即使连续用药3
期刊
在所有教育科目中,数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它占着很大的优势,它的适用性也与其他科目之间融会贯通。在一个新成立的班级中,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对于数学都是从零开始,不久便逐渐展现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课基础不好,其中尤其是英语、数学成绩较差。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